-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ppt
微生物 燃料电池 MFC (Microbial fuel cell) 1定义: 微生物燃料电池 (Microbial Fuel Cell,MFC) 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 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 置。 双室的MFC 单室的MFC 2原理: 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与质子结合成水。 在阳极室厌氧环境下,有机物在微生物作 用下分解并释放出电子和质子,电子依 靠合适的电子传递介体在生物组分和阳 极之间进行有效传递,并通过外电路传 递到阴极形成电流,而质子通过质子交 换膜传递到阴极,氧化剂(一般为氧气在) 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与质子结合成水。 3原理图示: 阴极 质子交换膜 阳极室 葡萄糖 细菌 参与传递电子的介体与微生 物和阳极之间的作用形式有 三种: (1)微生物将电子直接传递给溶解在溶液 中的介体,介体再将电子传递给电极; (2)介体能进入到微生物体内,参加反应 被还原,从微生物体内出来后再将电子 传递给电极; (3)介体在细胞表面,微生物吸附在电极表 面,它将反应产生的电子传递给介体,再 通过介体传递给电极。 4条件 (1)离子浓度 加入适当的NaCl、Na2HPO4、 NaH2PO4等盐溶液,增加产电性 (2)电子介体和电子受体 电子介体: ①微生物:普通变形菌、枯草芽孢杆菌 和大肠埃希氏杆菌等,但是传递效率低 ②化学介体 电子受体:氧气或高价金属化合物 如Fe3+和MnO2 (1)根据电池中是否需要添加 电子传递介体可分为有介体和 无介体MFC。 1)向MFC中添加的介体主要 有两种: ①第一类是人工合成的介体(间接 MFC)主要是一些染料类的物质, 如吩嗪、吩噻嗪、靛酚、硫堇等等 吩嗪 5分类 介体满足的条件: ⑴能穿透进入微生物的细胞内发生氧化 反应; ⑵非常容易得电子; ⑶在被还原之前能快速离开微生物细胞; ⑷在阳极表面有很好的电化学活性; ⑸稳定性好; ⑹在阳极电解液中是可溶的; ⑺对微生物没有毒性; ⑻不会被微生物代谢掉。 ②.第二类是某些微生物自 身可以合成介体(直接MFC) 如Pseudomonas aeruginosa(绿胧假 单胞菌)能够合成绿脓菌素和吩嗪-1-甲 酰胺等物质,它合成的介体不光自己可 以使用,其它的微生物也可以利用它产 生的介体传递电子。 (2)根据产电的原理: 1)氢MFC:制氢和发电结合在一起; 2)光能自养MFC:利用藻青菌等感光 微生物的光合作用,直接将光能转 化为电能; 3)化能异样MFC:利用厌氧或兼性微 生物从有机燃料中提取电子并转移 到电极上。 6应用 (1)在废水处理 (2)新能源开发领域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 7优势 首先,它将底物直接转化为电能,具有高的能 量转化效率; 其次,MFC反应的常温性 第三,MFC环保性,不需要进行废气处理, 废气的主要组分是二氧化碳; 第四,MFC不需要输入较大能量,如单室微生 物燃料电池仅需通风就行 第五,在缺乏电力基础设施的局部地区,微生 物燃料电池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同时也扩大 了用来满足我们对能源需求的燃料的多样性。 8不足 1)寻找更高电化学活性的微生物; 2)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3)电荷和离子在电解液中的传递; 4)膜的选择性和氧气渗透性 5)两极构造与材质。 阳极应选择吸附性能好、导电性好的材料 阴极应选择吸氧电位高且易于扑捉质子的 材料。 9突破 嗜碱性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lcaliphila) 该菌株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分解有机物的同时 产生电能,最佳pH为9.5。通过研究发现, 该菌株在MFC体系中代谢有机物的同时产生 吩嗪-1-羧酸介体(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PCA),该介体起电子穿梭的作用 从而实现电子从有机物到电极的传递过程。 当然更多的突破要靠我们积极的发现、观察 与探索。更需要我们这一代去开拓! Let our 90后 to be No.1 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