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3_張培倫_原住民族教育優惠待遇探討.pdf
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第二期
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 第 47~64 頁
張培倫
佛光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摘 要
為了保障原住民族成員與主流社會成員擁有平等的教育機會,《原住民族
教育法》於一九九八年公佈實施,雖然保障原住民族教育權利的若干措施早已
存在,譬如原住民族升學優惠待遇及就學獎助學金,但在該法出現後,原有的
差異權利設計取得了明確的法源依據,而且形成更完整的配套設計。不過儘管
如此,社會上仍存在許多不同意見,甚至認為此類權利設計造成了許多不公平
的現象,衝擊社會上非原住民族成員的平等權益。為什麼同一套權利制度設
計,卻出現如此不同的觀點,一方認為該設計促進了族群間的平等地位,另一
方卻認為造成了自由社會成員間的不平等?本文認為,相關爭議並非單純教
育、社會或法制層面的問題,其背後實則涉及了對於何謂社會正義以及自由社
會正義概念該如何面對少數族群權利訴求的問題,亦即這應該是一個與政治哲
學論述高度相關的論辯,因此,本文將以政治哲學的某些角度分析國內相關論
辯中兩造論點的合理性以及該類政策未來可能之改善方向。
本文將先由《原住民族教育法》中有關優惠待遇之條文以及其它相關法令
內容著手,並由當代自由主義多元文化論的族群正義觀說明相關設計之道德正
當性理據。其後將列出存在於社會上的幾種批評優惠待遇政策的主張,並藉由
當代自由主義陣營內部有關族群文化是否可以納入社會正義考量因素的一段爭
辯,說明這些批評意見背後的意識形態。接著,本文將由對此一論辯之反思重
新思考優惠待遇政策正反雙方意見之合理性。最後,本文將由族群正義角度思
48 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考現行優惠待遇政策在規畫及執行面上可能存在之問題,並指出使之能趨近於
族群正義理想的修正方向。
壹、教育優惠待遇、族群差異與社會正義
目前對於推動台灣原住民族教育平等機會最重要的制度設計,首推《原住
民族教育法》,它為長期以來某些既有的原住民族教育優惠措施,包括考試加
分、師範或醫學公費生等制度確立更為具體的法源依據,更為未來原住民族教
育政策指引明確的方向。該法中明載政府推動原住民族教育的理論根據與目
的:
政府應本於多元、平等、自主、尊重之精神,推展原住民族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應以維護民族尊嚴、延續民族命脈、增進民族福祉、
促進族群共榮為目的。(第二條)
政府應依原住民之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之民族教育權,以發展原
住民之民族教育文化‥(第一條)
各級政府應採積極扶助之措施,確保原住民接受各級各類教育之機
會均等,並建立符合原住民族需求之教育體系。(第五條)
簡言之,原住民族教育之推動,系源自於自由社會對於個人與族群的多元
文化之平等尊重,期使少數族群之個人及其所屬文化,能透過教育之手段,獲
得與主流社會成員相同的發展機會。進一步言之,原住民族教育概分為「一般
教育」及「民族教育」兩個範疇。一般教育意指:「依原住民學生教育需要,
對原住民學生而實施的一般性質教育。」民族教育意指:「依原住民族文化特
性,對原住民學生所實施之傳統民族文化教育。」(第四條)前者所指涉之積
極扶助措施,在《原住民族教育法》實施前大都早已存在,其中最具代表性之
政策為原住民族學生升學優惠待遇,亦即在各項升學管道中,包括升學高中
職、大學院校甚至留學考試,以加分、保障名額以及外加名額的方式,保障原
住民學生的升學機會。1至於民族教育範疇,則為晚近原住民族教育權利訴求中
1 關於升學優惠的詳細說明,見雅柏甦詠(2003 ),118-121 。
原住民族教育優惠待遇探討 49
較具特色的項目,意即原住民族成員除了應享有平等的就學機會之外,也應該
擁有平等機會接受民族文化教育。由於教育體系中的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幾乎
以漢人的語言、歷史、文化、道德觀為主,即使近年來逐漸安排若干原住民族
語言文化課程,但大都零碎不完整。因此相較於主流社會成員,後者對其所屬
文化之陶冶,可以同時於學校之內或之外進行,但原住民族學生卻只能於家庭
中進行,若再考量到工商業社會的特性以及媒體的強勢影響力,現階級原住民
族學生能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微乎其微,這種現象嚴重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回文诗.ppt
- (李万福)文字发展协同论.doc
- +最后的为什么-中阶-物理.doc
- 005夏午尼經訓-盧文輝結集.doc
- 03.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pdf
- 05版本学要点.ppt
- 07.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pdf
- 08Chapter_8_pragmatics_语用学_胡壮麟.ppt
- 08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pt
- 1.5并矢与并矢式.ppt
- 2-04_周惠民、顏淑惠_IndigenousEducation:AComparativePerspective.pdf
- 2-05_黃東秋_TheThemesoftheAmisFolkSongsandTheirRolesinLanguageRevitalization.pdf
- 2-14IonicLiquidDendriticGoldNanostructures.pdf
- 2.1-2组合楼盖.ppt
- 2000年楚辞要籍题解.pdf
- 2003年统战工作研究蓝皮书.doc
- 2004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讲.doc
- 2010.09.05OsMADS6在胚乳营养积累和表观遗传调控中的作用[PlantJ].pdf
- 2010.09.05抗穗瘟基因Pb1抗病机制[PlantJ].pdf
- 2010.09.05水淹调控网络中的信号平衡[CurrOpin].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