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各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之人物传记(解析版).doc
2015年各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人物传记)
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1-5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请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句子。(1分)
2.与“其妻曰”中“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如土石何 B.植然其言
C.安陵君其许寡人 D.其真无马邪
3.解释加点词(4分)
A. 邹忌修八尺有余 : B.吾与许公孰美 :
C. 面刺寡人之过 : D. 时时而间进 :
4.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理由不充分的一项是( )(3分)
A.齐国疆域辽阔,城市甚多。 B.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
C.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 D.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王。
5.翻译(6分)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答案】
1.窥镜而自视
2.B
3.长、高 谁 规劝 偶然
4.A
5.①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②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解析】
试题分析:
1.熟背课文。
2.掌握代词“其”的义项。
3.都是课文中的常见词。要整理一些虽不特殊但很重要的实词。
4.A文中没有该内容。
5.注意“美”“私”“谤讥”“闻”等词发解释。
考点:古诗文默写 实词理解 文意理解 翻译
点评:平时学习文言文,要理解文意,对经典名著要背会。文言实词一向是文言文考试中较易得分的题,一些学生已掌握了大多数的实词解释,可是还是在准确度上打折扣,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要自己动手一课一课地归纳整理。要整理一些虽不特殊但很重要的实词,在现代汉语中很有生命力,仍在使用的实词和书下注释的实词,这一部分的整理很关键,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须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须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实词解释时,要依据课本中的注释为准,绝不能模棱两可。要在整体理解全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作出合乎题旨的答案。应试时,细读材料,在此基础上,根据题意,或着眼于整体或着眼于局部,或概括或分析,来获取文章的信息。要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联系上下文,落实关键词语的意思,把握句子的特点。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逐字解释,即把文言词语逐一解释为现代汉语,特别要注意句子中关键词意思的落实。第二步,串词成句,即把词语的解释串结、连缀成句。第三步,调整润色,尽可能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12分)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 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
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