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墨烯环氧树脂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
本文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氧化还原法制备了单层,厚度为lnm的二
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具有高强度二维导电和耐热性的石墨
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分析并研究了石墨烯对于环氧树脂复合体的电学、
力学和热学等多方面性能的改善效果。
通过化学氧化和物理超声作用获得了单层氧化石墨烯,片层厚度为lnm。傅
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证明含氧基团的引入大大增加了石墨的层间距离,
导致石墨片层剥离,形成单片层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照片显
示氧化还原法获得了单层结构的氧化石墨烯。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拉曼光谱
和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水合肼能够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中的含氧基团,同时
利用真空中热还原,能进一步恢复石墨烯的表面结构,提高其共轭程度,使其电
导率和耐热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表面疏水性增强,水合肼部分还原的石墨
烯比进一步热还原的石墨烯具有更好的亲水性。
将两种还原法制备的石墨烯分别用偶联剂进行改性,并作为纳米填料添加到
环氧树脂中,获得功能化处理的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测试结果表明,
水合肼还原并用烷基偶联剂改性的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体的导电和耐热性能明
显增强,在添加量1.5们%时,复合材料电导率提高6个数量级,拉伸强度和杨
氏模量分别提高了91.38%和153.01%,同时玻璃化转变温度上升9℃,说明了
表面改性的石墨烯与环氧树脂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界面结合力。
将不同比例共混的水合肼还原石墨烯和高纯碳纳米管作为复合纳米填充体,
制备了石墨烯.碳纳米管/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测试发现不同配比的石墨烯.
碳管在环氧树脂中形成了二维网络结构更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电导率,大大增强
了复合材料材料力学和耐热性能,并且性能随着纯净碳纳米管含量的降低,水合
肼还原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石墨烯含量最大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模
量分别提高了97.03%和93.62%,粘结剪切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了43.14%和
32.38%,璃化转变温度提高4.5℃。
关键词:石墨烯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ABSTRACT
The conductiVe hasbeen
hi曲s臼.ength卸d graphene/epoxy他sinn锄ocomposite
obtainedbasedonsingle nm) theoxidationand
layer(1graphenepreparedby
reduction.SeVeralof onthe and
imp∞tsgmpheneelectrical,mechanicalthennal
of resinhaVebeenstudiedinthis
propertiesgraphene以opoxy paper.
Oxide
was chemical0xidationandultrasonication
SingIeIayergraphene p代paredby
锄dthe distaIlceisl nm.Four.cr1hnsf0册ln纳red
layer
the inc他asedthe dist锄ceof
X-rayDi倚action()(1m)impliedoxygenic
groups layer
ina f0加ed Force
graphite,舱sultingdesquaIllation锄dsinglelayer蛐mcture.Atomic
1’ransmissionelectron the
Microscop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