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碎屑岩中长石蚀变形成次生孔隙的试验研究
第 29卷 第6期 电 子 显 微 学 报 V01.29.No.6
2010年 12月 JournalofChineseElectronMicroscopySociety 201O一12
文章编号 :1000—6281(2010)06-516-05
碎屑岩中长石蚀变形成次生孔隙的试验研究
李保利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 司,山东 东营257015)
摘 要 :次生孔隙发育带是深层寻找有利油气勘探 目标 区的基础 ,酸性地层水是含油气盆地 内部物质迁移和 能量
交换的主要介质 。利 用含 乙酸溶液,模拟地层 水,对济阳坳 陷的长石砂岩进 行高温高压条件 下溶蚀 试验 ,使用扫描
电镜 、x一衍射分析设备对实验产物进行对比检测 。实验证明:(1)高温高压条件下 乙酸对长石矿物有很强的溶蚀作
用 。(2)斜 长石 比钾长石更容易遭 到溶蚀 。结合济阳坳陷深层勘探 实际,认 为深层长石 溶蚀 耗水作 用导致岩石孔
隙度变大,形成次生孔隙,从而改善 深层储层物性。 同时长石溶蚀耗水作用是油气运 移成藏活动一种驱动力。
关键词 :济 阳坳陷 ;长石溶蚀 ;次生孔隙 ;耗水作用
中图分类号 :P588.2l;P575 文献标识码 :A
对深部碎屑岩沉积储层来说 ,原生孔 隙多已损 因而选用乙酸溶液作为溶剂。由于需要对溶蚀残液
失殆尽 ,是否发育次生孔隙是深层油气藏能否形成 进行钠离子的实验检测 ,使用去离子水配制乙酸溶
的关键问题之一。深部储层的孔 隙主要是由成岩作 液 ,同时为加快反应速度 ,提高有机酸浓度 ,配制
用强度控制,碎屑砂岩中次生孔 隙的形成与长石等 20%浓度乙酸溶液 。利用静态高温压模拟装置进行
骨架颗粒在埋藏成岩过程 中的矿物转化密切相关 , 溶蚀试验 ,溶蚀实验 中酸液接触装置为耐腐蚀哈氏
张善文把成岩过程中所有由于矿物蚀变使地层孔隙 合金 (图 1)。实验样品选用济阳坳陷始新世沙河街
含水量减少的作用统称为耗水作用 。长石类矿 组的棕褐色含油长石砂岩 ,样品矿物组成特征见表
物在酸性流体存在条件下发生溶蚀反应 ,最终结果 1(原始样)。样 品中长石含量高达 55%,碳酸盐矿
是硅 (铝)氧四面体 中的硅、铝及硅 (铝)氧四面体外 物较低 ,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为主,见少量高岭石、
的钾、钠 、钙等离子从长石的骨架 中脱离出来,进入 伊利 石 和 绿 泥 石。 固体 样 显 微 观 察 装 置 为
溶液,其余部分转化形成高龄石及 自生石英等矿 Quanta2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配 EDAX能谱仪。矿
物 。 。一般情况下 ,随着沉积物埋藏深度加大 ,其 物组分分析用飞利浦仪器公司X—Pert型衍射仪 。
温压环境逐渐升高 ,而温度是控制长石溶蚀 的一个
重要环境因素 “’ “。长石类矿物溶蚀形成次生
孔隙的过程中,溶蚀耗掉一定量的酸性水 ,其结果必
然使烃源岩与砂岩储层之间形成一定的压力差,这
种压力差可能加大 了油气进入储集层的驱动力,从
而对油气运移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封闭体系环境
下 ,这种压力差的存在可使烃源岩排出的烃类直接
进入储集层。本文利用静态高温压模拟实验装置,
在一定温度 、压力条件下进行长石类矿物一乙酸溶液
相互作用的模拟实验 ,以研究长石类矿物的溶蚀特
征。通过实验,探讨长石类矿物溶蚀作用过程 中矿
物组分的转移关系、转移数量以及所涉及耗水量 。
图 l 高温高压热模拟试验仪结构示意图。
1 实验分析 Fig.1 Sketchchartofhightemperatureand high pressure
thermals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