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宋元文学.ppt
三、《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1、成功地塑造了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等典型人物形象。 2、把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组织在一个宏大而桔妙的艺术结构中。 3、善于把古典诗词含蓄凝练的语言均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相结合,形成优美典雅,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 第十三节 南戏 【学习指导】 1、了解南戏兴起的原因及体制特点 2、掌握“四大传奇”的内容 3、掌握《琵琶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一、南戏的兴起与发展 南戏,全称是南曲戏文。因为它最早出现在浙江温州(旧名永嘉)一带,故又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戏曲”。因为主要用南方音乐来演唱的,故又称“南词”。后人为了与北曲杂剧区别,简称之为南戏。 较早的南戏有永嘉人作的《赵贞女》《王魁》等。南戏上承宋院本,下开明传奇,是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一环。 南戏形式上的特点 A.南戏没有“楔子”,但开头有“家门”,不是剧情的有机组成部分。 B.结构上不分“折”而分“出”,不受出数限制。 C.演唱形式灵活多样。不限一人 主唱。一出中不受同一宫调曲子的限制, 可以“集曲”。唱词也不要求一韵到底, 可以换韵。 D.演员由南方音演唱,以南方乐曲 为主。 E、重要人物出场有定场白,每出戏 完时有下场诗。 南戏的作家、作品 戏文三种(全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 《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 四大南戏: 即“荆、刘(白)、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南戏中兴之祖----- 《琵琶记》 代表了南戏的最高成就。 二、南戏的四大传奇 元代末期,南戏复兴,大型剧作相继问世, 《荆钗记》、《白兔记》 (《刘知远白兔 记》) 、《拜月亭》、《杀狗记》〔简称 荆、刘、拜、杀〕是南戏复兴之重要作品, 称“四大传奇”。 《荆钗记》 《白兔记》 《杀狗记》、《拜月亭》 三、高明和《琵琶记》 高明(1305—1359年),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温州瑞安人,自少即以博学著称。至正五午(1345)中进士,做过多任地方官。约在至正十六年之后,隐居于浙东宁波的棍社,以词曲自娱,创作了《琵琶记》。还有南戏《闻子赛单衣记》,今已散佚。诗文集《柔克斋集》共二十卷,但多散佚,今仅存五十余篇。 《琵琶记》是高明根据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改编的。改编中最重要是把男主角蔡伯喈由一个 抛弃双亲,背弃妻子,最后遭雷击的反面人物,改写成一个全忠全孝的正面人物,使剧的主题由遣责背亲弃妻变成歌颂贞烈忠孝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1、它采用了双线交叉的艺术结构,整个剧情是沿两条线索发展的。 2、在戏剧冲突的处理上采用积聚矛盾,加深误会的手法。 3、语言本色自然而个性鲜明。 第十四节 元代散曲 【学习指导】 1、了解元散的的产生过程及体裁特点 2、掌握元散曲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一、散曲的产生与体裁 1、何谓散曲? 散曲继宋词之后产生的一种新诗体,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元代一般称为乐府或词。 2、兴起过程 3、散曲的体裁 散曲的形式有小令和套数两种。 小令:又叫“叶儿”,是独立的单支曲子,每首都有一个曲牌名,都从属于一定的宫调,曲牌不同,字数、句数、平仄、押韵都不一样。 套数:也叫散套或套曲,它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一般以一二支小曲开端,用“煞调”、“尾声”收柬。 二、元散曲创作 据隋树森《金元散曲》所辑,今存有名姓可考的散曲作家二百余人,存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套数四百七十多套。元散曲的创作以大德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成就较高的作家:关汉卿、卢挚、马致远 后期:成就较高的作家是张可久、乔吉。被誉为“曲中双璧”。 马致远 元代创作最丰的散曲作家之一,今存小令一百一十五首,套数二十二篇,后人辑为《东篱乐府》。 内容大都抒发厌世、愤世及怀才不遇的怨怼,抒写隐逸的生活乐趣。 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套数擅长把透辟的哲理、深沉的意境、奔放的感情、旷达的胸怀熔于一炉,语言飘逸宏丽而不离本色,被视为元散曲豪放派的代表作。如[天净沙]《秋思》 元后期散曲创作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1.题材得以拓展,写景、言情、赠别、怀古、谈掸、咏物、抒情等,无所不涉,使诗坛呈现了诗、词、曲鼎足而立的诗体格局。 2.在思想情调方面,前期散曲创作中大量存在的对现实不满和激情迸发的作品大为减少,哀婉蕴藉的感伤情调渐渐成为散曲创作的主流。 3.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追求形式美的倾向,失去了前期散曲朴亲自然,生动活泼的特色。 张可久 (1270-1348年),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含程序文件 ).doc VIP
- 82页精益制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三年规划建设方案PPT.pptx VIP
- 高级建筑电气工程师考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各省市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 2022届广州市高三12月调研考(零模)语文试题.doc VIP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5部分:风电场.pdf VIP
- 2024年中级通信工程师传输与接入(有线)知识点.pdf
- 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1186—2021).pdf VIP
- GB50652-2011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docx VIP
- 2.3《游戏中的观察》教学设计 2025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