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流体对流换热实验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纳米流体,即把金属或非金属纳米粉体分散到水、醇、油等传统换热介质中, 制备成均匀、稳定、高导热的新型换热介质,这是纳米技术应用于热能工程这一 传统领域的创新性的研究。纳米流体作为一种新型传热工质将广泛应用于冶金、 车辆、航天航空、船舶、电子等领域,对于提高热交换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和 小型化有重要的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本文主要针 对纳米流体对流换热方面进行实验研究。 利用两步法配制了质量分数为2.O%的Ti02.DW纳米流体,质量分数为1.5% TinOxide) Doped 的MgO-DW纳米流体以及质量分数为O.5%的ATO(Antimony 一DW纳米流体,其他配比份额的纳米流体经过稀释完成,经过分析,各种纳米 流体分散较均匀,稳定性良好,满足实验要求。采用经验公式对三种纳米流体不 同份额的情况下的导热系数分别进行计算,经分析,液体中添加纳米颗粒使其导 热系数增大,而且随着纳米流体中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的不断增大,纳米流体的导 热系数呈不断增大趋势。 自行建立了纳米流体对流换熟实验测试系统,经过调试,使得整体实验装置 精度控制在8%以下,满足实验要求。本文应用铜光管(圆管)和内螺纹铜管纳 米流体对流换热实验系统,测定了不同粒子质量分数Ti02一DW纳米流体,MgO 系数h和Nu,得到了不同的结果,结果表明:流体的流速或是Re是影响其对流 换热效果的因素之一,纳米流体努谢尔特数Nu和对流换热系数h都是随着流速 的不断增加或是Re的不断增大而呈逐渐上升趋势,而且在相同Re下,光管内 其Nu和h值相对蒸馏水而言都有所提高,提高的幅度也是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 大,而内螺纹管内其Nu和h值相对蒸馏水而言都有所降低,降低的幅度也是随 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纳米颗粒含量也是影响其传热过程的因素,对于三种纳米 流体得到了相同的规律:在相同的Re下,液体平均温度保持恒定,随着纳米颗 粒含量的不断增加,光管内纳米流体对流换热效果越好,而内螺纹管内纳米流体 对流换热效果越来越差;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增加是导致纳米流体Nu和对流换 热系数h提高的因素之一;纳米流体温度的提高导致了纳米流体Nu和对流换热 系数h提高;纳米流体Nu和h沿着管轴方向都是变化的,规律是先是逐渐减小, 然后趋于稳定,加热管入口区域值最高;纳米流体种类是影响其换热的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纳米流体在相同的配比份额的情况下,其强化传热的程度是不同的。 通过对比,笔者发现蒸馏水相比其他三种纳米流体其对流换热系数h和努谢 尔特数Nu在内螺纹管内相比光管内相对提高的幅度最高,其中流体Nu相对平 均提高37.68%,对流换热系数h平均提高38.72%,强化传热效果明显;三种纳 米流体不同配比份额的情况下,相对光管的情况,其换热效果都有所增强,但其 强化程度都小于蒸馏水,而且随着纳米颗粒含量的不断增加,其强化换热的程度 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的:针对内螺纹强化换热管,基液即蒸馏水相比以上实验所 涉及的三种纳米流体而言管内对流换热效果更好一些,这对于纳米流体对流换热 的实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阑: 纳米流体;内螺纹管;导热系数;努谢尔特数;对流换热系数; 强 化传热 T ABSTRAC akindof thermal ofnew Nano—fluids,thathomogeneous,stable high conductivity heattransfer made the thatthemetalornonmetal media,isthroughway nanoparticles intothe andothertraditionalheattransfer dispersed water,alcohol,o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