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渤海湾近岸海域的细菌学研究及其在海岸带环境质量评价
中的应用
摘要
海岸带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近年来,开发海洋的热潮兴起和陆地经
济的高速发展,造成滩涂和近岸海域严重污染,海岸带生境退化严重。渤海湾是
我国最大的近封闭型内海一渤海的三大海湾之一。本文于2003年7月——2cH04
年5月对天津渤海湾近岸海域的表层海水和沉积物分别进行了夏季、秋季、冬季
和春季四个航次的细菌学研究,调查了可培养异养菌数(HBC)、总菌数(AODC)
和活菌数(DVC)、大肠菌群数(Coliform
石油降解菌(PDB)的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变化,分析细菌指标和其它环
境因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之问的相关性,并用细菌指标对该海域环境质
量进行了初步评价,提出了利用细菌指标评价海岸带环境质量的初步方法,对于
典型海岸带生境退化的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果如下:
一.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的细菌学研究
l_表层海水细菌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海水中异养菌数除秋季有几个站位数量异常商外,其基本变化趋势是冬季
秋季春季夏季,离排污口近的站位高于离排污口远的站位,且沿岸的站位高于
远岸的站位。
总菌数和活菌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秋季高于夏季、冬季和春季。从站位
之间比较,最小值均出现在非重污染区,最大值在非清洁区。其它规律不明显。
大肠杆菌数在春季数量和站位检出率均高于冬季。大肠菌群的数量与距离排
污口的距离和距离岸边的距离成反比。靠近排污河13及离岸近的站位数量明显高
于离排污口和海岸较远的其它站位。
致病性弧菌数在春季高于冬季,距排污河口和距离养殖水域近的站位数量分
布较多。
石油降解菌数的分布与站位油类物质浓度密切相关。
2.表层海水细菌的异养菌区系
从海水中共分离出747株20属异养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比例远高于革兰
氏阳性菌,占78.6%;出现最多的为假单胞菌、发光杆菌、气单胞菌和弧菌。革
兰氏阳性菌比例较少,占15.5%,出现最多的为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和微球菌。
未鉴定的菌株占5.9%。
各个季节的异养菌优势菌基本相同,除夏季航次外,其余三个航次均是假单
胞菌、气单胞菌和发光杆菌三属细菌交替成为第~、第二和第三优势菌。但夏季
弧菌成为第二优势菌。从不同站位比较,大部分站位的最优势菌均为假单胞菌和
发光杆菌交替。
异养菌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后,站位之间环境因素和地理位置的差别与相近情
况可以通过异养菌群落之间的相似性体现出来,但每个季节并不一致。
3.细菌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底泥中异养菌数在夏季最高,其次为春季,冬季最低,与海水中的变化趋势
基本一致:最高值基本在非清洁区,最小值基本在非重污染区。异养菌在沉积物
中的分布除了与排污河口的距离,岸边的距离及养殖活动有关外,还受沉积物类
型、有机质含量等影响。
总菌数和活菌数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为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在各站位
之间分布比较均匀,没有明显规律。与排污口及岸边的距离没有明显相关,可能
由于其受底质类型、摄食等影响较多。
大肠杆菌数在春季明显高于冬季,除个别站位外,近岸的站位高于离岸的站
位,离排污口近的站位高于离排污口远的站位。
致病性弧菌数在春季的数量明显高于冬季,在各站位的分布没有明显规律。
石油降解菌数的分布与距离河口和岸边的距离没有明显关系。
4.沉积物中的异养菌区系
从沉积物中共分离出601株20属异养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比例较高,占
64.6%,出现最多的为假单胞菌、发光杆菌、气单胞菌和弧菌。革兰氏阳性菌的
比例高于海水中的结果,占31.3%,出现最多的为梭状芽孢杆菌、棒状杆菌、微
球菌和链霉菌。未鉴定的菌株占4.2%。
从不同季节来比较,各个季节的优势菌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但并不完全
相同。秋、冬和春季三个航次的最优势菌均为假单胞菌,而夏季的最优势菌则为
弧菌。
从各站位问比较,各站位的优势菌并不完全相同。革兰氏阴性菌假单胞菌为
优势菌的比例最高,但在A11站位和A21站位,优势菌为革兰氏阳性菌。
异养菌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后,站位之间环境因素和地理位置的差别和相近情
况可以通过异养菌群落之间的相似性体现出来,但每个季节结果并不一致。
二,细菌与其它生态因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1.海水
1.1海水中各种细菌数量之间的相关性
调查海域表层海水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白钨矿和方解石、萤石的浮选分离及其机理的研究.pdf
- 瘢痕疙瘩微淋巴管密度和侵袭性生长的相关性的研究.pdf
- 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pdf
- 北方地区隋唐墓葬的研究.pdf
- 北京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非奥运项目发展战略的研究.pdf
- 贝特类药物在大鼠和人肝微粒体中的Ⅰ相和Ⅱ相代谢.pdf
- 苯并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反应的研究.pdf
- 鼻渊净颗粒的药学及其药效学的研究.pdf
- 比较三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特点和机理分析.pdf
- 吡啶苯甲酸系列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pdf
- 2025年秋北师大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词汇句子专项训练题及答案.pdf
- 2025年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闭环的数字式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与设计.pdf
- 自动化技术员《模拟电子技能(专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 项目法人安全生产责任书通用版各科室全套.docx
- 非人员销售策略课件.ppt
- 2025年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十).pdf
- 自动化技术员《模拟电子巩固(专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 无线网络应用推广计划.docx
- 2025年常德市英语六年级小升初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pdf
- 2025年秋北师大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词汇句子专项训练题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