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江中下游小麦品种(系)的赤霉病和白粉病
抗性基因位点多态性分析
摘 要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冬麦区,小麦育种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赤霉病和白粉病是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生长中后期重要的病害,常年两种
病害同时发生。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 )引
起的世界性小麦病害之一,我国长江中下游、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东部
发病严重,几乎每 4 年重发一次,重发年份减产 20%~40% 以上。目前我国小
麦赤霉病发病面积达到全国小麦种植总面积的 1/4, 是全世界受害面积最大
国家。白粉病是由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f.sp.trici )引起的危害小麦生产
的另一种小麦病害,是湖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北京、甘肃、
辽宁等省市造成小麦减产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这两种
病害最安全和有效的手段。
本研究利用苏麦 3 号和望水白QTL 相关的 SSR 标记对长江中下游小麦品
种(系)进行了赤霉病抗性基因遗传差异分析和白粉病抗性基因检测分析,
以期为长江中下游的小麦育种研究提供分子参考资料。本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95 个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分析
1. 采用 41 对引物对 95 个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进行了赤霉病抗性基因位
点的多态性分析,其中,有 33 对引物(80.5 %)有扩增带并具多态性,这33
个位点共检测到 72 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引物可扩增 2.18 条多态性带,最少为
1 条,最多可达到 7 条。
2. 95 个品种(系)在全基因组水平对赤霉病抗性位点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品种间的遗传距离(GD )为 0.034~0.931, 平均 GD 值为 0.498 。宁 0078 和
宁 9 -80 间的 GD 值最小(0.034 ),苏徐 2 与徐州 24 间 GD 值最大(0.931 )。
结果显示,SSR 位点在供试品种中的遗传多态性较高,揭示出长江中下游地
区小麦栽培品种和新培育品(系)的赤霉病抗性遗传基础较为丰富。
3. 单体型分析表明,2D 染色体上的 5 个标记可将 95 个品种区别为 43
个单倍型。3B 染色体的 5 个标记中,除扬麦 11 与望水白表现一致外,其余
品种间都不一致,尽管苏麦 3 号与望水白在此染色体都检测到抗性主效 QTL,
但两者的 SSR 引物都扩增出不同的等位位点。4B 染色体的 7 个标记将 95 个
品种分为29 个单倍型,望水白有 5 个标记与苏麦 3 号一致。5A 染色体上的 7
个标记将供试品种分为 43 个单倍型。6B 染色体上的 4 个标记将 95 个品种分
为 12 个单倍型,苏徐 2 号和陕麦 150 扩增的 SSR 带与苏麦 3 号和望水白的赤
霉病抗性相关位点完全不同;安 92484/扬 158,扬 02G48,徐州 856,生选 3
号,宁 894037 在 6B 上 QTL 相关 SSR 扩增带型与望水白完全一致。
二、89 个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白粉病抗性基因位点的检测
1.所鉴定的材料中,携带3 个 pm 基因的品种有 7 个,占 8.33 %;携带
2 个 pm 基因的有 22 个,占 26.19 %;3 个 pm 抗性基因都不携带的品种有 15
个,占 17.86%,其余的品种至少携带 1 个抗性基因。
2 .单个品种的白粉病抗性基因分析表明,携带pm4 的品种有 34 个,占
38.2 %;携带pm6 的品种有 52 个,占 58.4 %;携带pm21 基因 SCAR1400 的
品种有24 个,占 27.0 %,携带pm21 基因的引物 PHV3 -29 的品种有4 个,
所有品种都没检测到 SCAR1265。
关键词:赤霉病; 白粉病; 抗性基因; 聚类分析
The analysis on the polymorphism of genes of FHB and
powdery mildew of wheat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valley
Abstract
It is im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胎膜早破表达和作用.pdf
- 吉兰—巴雷综合征电生理异常分布及研究.pdf
- 极度濒危植物五针白皮松保护生物学及研究兼论松属白皮松组分子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问题.pdf
- 极化e-p深度非弹散射过程中∧超子纵向极化转移.pdf
- 集合住宅本土化及研究--—关于中国集合式住宅发展另一条可能途径.pdf
- 集散控制系统在中密度纤维板热压生产线中应用及研究.pdf
- 集装箱轨道龙门起重机关键技术及研究.pdf
- 几种不确定性测度粗糙集解释.pdf
- 几种食用菌菌株对稻草生物降解及研究.pdf
- 几种修饰电极石英晶振阻抗的分析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及研究.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