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制造项目报告.doc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
班 级: 机械1001
组 员: 王迪、孙艳颜
张逸云 、赵淳溪
项目报告
一、零件的分析
1.1零件总体要求
图1-1
轴类零件是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图1-1所示是零件减速器中的传动轴。它属于台阶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螺纹、螺尾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
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图1-1)规定了主要轴颈M,N,外圆P、Q以及轴肩G、H、I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因此,该传动轴的关键工序是轴颈M、N和外圆P、Q的加工。
1.2毛坯选择
该传动轴材料为45钢,因其属于一般传动轴,故选45钢可满足其要求。本例传动轴属于中、小传动轴,并且各外圆直径尺寸相差不大,故选择¢60mm的热轧圆钢作毛坯。
二、工艺设计过程
2.1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两部分。由于该传动轴的几个主要表面(M、N、P、Q)及轴肩面(H、G)对基准轴线A-B均有径向圆跳动和断面圆跳动要求,它又是实心轴,所以应该选择两端中心孔作为定位精基准,采用双顶尖的装夹方法,以保证零件的技术要求。
由于是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只有三抓卡盘装夹定心,所以应选择热轧圆钢的毛坯外圆作为定位粗基准。先用热轧圆钢的毛坯外圆作为定位粗基准采用三抓自定心卡盘装夹来车端面,钻中心孔。但必须注意,一般不能用毛坯外圆装夹两次加工两端中心孔,而应该以毛坯外圆作粗基准,先加工一个端面,钻中心孔,车出一端外圆;然后以车过的外圆做基准,用三抓自定心卡盘装夹,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才能保证两中心孔同轴。
2.2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的确定粗基准选择有非加工表面,应选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对所有表面都需加工的铸件轴,根据加工余量最小表面找正。且选择平整光滑表面,让开浇口处。选牢固可靠表面为粗基准,同时,粗基准不可重复使用精基准选择要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设计基准或装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用同一个定位基准。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测量基准重合。选择精度高、安装稳定可靠表面为精基准。
机床一样要全里选择定位基准和加紧应力要求设计,工艺与编程计算的基准统一,减少装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装夹后,加工全部待加工面,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式加工方案,以充分发挥机床的效能。装夹尽可能一次装夹出全部或最多的加工表面。由零件图分析,我们应先装夹Φ60mm棒料的一端,加紧其40mm的长度加工一直到加工零件的右端Φ46mm,然后将棒料卸下。装夹Φ46mm表面,加工另一端。这样两次装夹即可完成零件的所有加工表面,且能保证其加工要求。
一专用卡具设计
卡具爆炸总图
卡具与坐标轴的关系
用一台阶定位阶梯轴,限制x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
铣削大键槽时的装卡方式。限制了x y z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和y z方向的转动自由度。
定位方式属于不完全定位。
有限位挡销限制了x方向上的旋转自由度。
铣削小键槽时的装卡方式。限制了x y z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和x y z方向的转动自由度。
定位方式属于完全定位。
二定位精度计算
小键槽定位精度
△d1=△y+△b=σd/(2×(sinα/2))+ σd1 /2=0.0089mm
大键槽定位精度
△d2=△y+△b=σd/(2×(sinα/2))+ σd2 /2=0.0097mm
2.5划分阶段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其粗,精加工应分开,以保证零件的质量。
该传动轴加工划分为三个阶段:粗车(粗车外圆,钻中心孔等),半精车(半精车各处外圆,台阶和修研中心孔和次要表面等),粗、精磨(粗、精磨各处外圆)。各阶段划分大概以热处理为界。
工序的确定要按加工顺序进行,应当掌握两个原则:
(1) 工序中的定位基准面要安排在该工序之前加工。例如,深孔加工所以安排在外圆表面粗车之后,是为了要有较精确的轴颈作为定位基准面,以保证深孔加工时壁厚均匀。
(2)对各表面的加工要粗、精分开,先粗后精,多次加工,以逐步提高其精度和粗糙度。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应安排在最后。
为了改善金属组织和加工性能而安排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一般应安排在机械加工之前。
为了提高零件的机械性能和消除内应力而安排的热处理工序,如调质、时效处理等,一般应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
2.6热处理工序安排
淬火加回火进行调质处理,淬火时将工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通过介质迅速冷却,回火时根据工件要求的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英笔译基础教程第6章 人称与物称.pptx VIP
-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指南共识最新版.docx VIP
-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 (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pdf VIP
- 32.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原卷版)-2026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讲练(全国通用).docx
- 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课件.pptx VIP
- 迪士尼运营管理案例分享.docx VIP
- 2025年天翼云高级运维工程师认证参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VIP
- 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观察一棵植物(课件) (1).pptx VIP
- 英汉对比之物称与人称汇总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