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水土保持效应 Soil-water conservation effects of slope land use pattern changes》.pdfVIP

《坡面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水土保持效应 Soil-water conservation effects of slope land use pattern changes》.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坡面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水土保持效应 Soil-water conservation effects of slope land use pattern changes》.pdf

第27卷 第4期 农业工程学报 、,01.27No.4 22 2011年4月 TransactionsoftheCSAE Apr.2011 坡面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水土保持效应 余冬立1,一,邵明安3※,薛亚锋4,俞双恩1 (I.河海大学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2.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 环境研究中心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4.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蚌埠233001) 摘要:为探明黄土坡面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水土保持效应,通过模拟野外坡面土地利用格局,在小区内采用柠条林、 坡耕地(豆地)和苜蓿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空间配置形成不同土地利用格局坡面小区,测定各小区表层0~6Crfl土 壤水分和土壤体积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于2007--2008年连续监测各小区产流产沙特性,分析坡面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的减流减沙效应。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柠条林、坡耕地(豆地)和苜蓿地3种植被类型混合利用坡面(从坡顶至坡底) 小区(包括柠条一豆地一苜蓿小区、苜蓿.豆地.柠条小区、柠条.苜蓿.豆地小区、豆地.苜蓿.柠条小区)土壤表层水分和土壤 体积质量呈明显的斑块镶嵌格局,与土地利用结构一致,易于形成径流侵蚀的自我调控系统。相对于单一利用的坡耕地 小区,各混合利用格局可以对坡面径流侵蚀有效拦截。其中柠条.豆地.苜蓿小区的年侵蚀模数最低,2年的减蚀率分别达 到98%和94%。构建合理的土地利用镶嵌格局是控制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土地利用,空间变异测量,土壤保持,产流产沙,水蚀风蚀交错带,黄土高原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1.04.005 中图分类号:X142,X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1)-04-0022—06 余冬立,邵明安,薛亚锋,等.坡面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水土保持效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4):22—27. She a1.Soil—waterconservationeffectsof land璐e Dongli,ShaoMing’all,XueYafeng,et slope pattem ofthe Chinesewith CSAE,2011,27(4):22—27.(inEnglishabstract) 土流失的源.汇格局,从而可以保持水分、养分和种子, 0引言 有利于植被的生长,进一步增强水土流失的控制能力。 水土流失是黄土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受 部分学者对黄土坡面植被恢复的侵蚀控制效应进行了研 到气候、植被、土壤、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土地利用 究【1日】。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 及其格局是水土流失十分关键的影响因素【l。3]。黄土高原 应研究,同时考虑多种土地利用类型(或土地利用格局) 水蚀风蚀交错带为强烈侵蚀区,是黄河下游河床粗沙主 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时,可以借鉴的研究成果还很少。本 要来源区,也是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实施区 文在坡面小区尺度上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格局坡面土 域之一41。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水蚀风蚀交错 壤水分和土壤体积质量分布格局的基础上来分析坡面不 区形成了以灌木林地、果园、草地、退耕休闲地和坡耕 同土地利用格局的水土保持效应,以期通过土地利用的 地等土地利用方式斑块镶嵌的多种坡面土地利用格局[51。 合理配置使整个坡面土壤径流侵蚀得到有效控制,从而 与长期强烈侵蚀作用共同构成的双层空间结构,决定了 尺度外推,为整个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该区坡面土壤特性具有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cw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