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种蕨类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及其对阴生环境的适应性研究》.pdf
第47卷第6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01.47NO.6
201
3年12月 JOURNAL0FHUAZHONGNORMAL
UNIVERSITY(Nat.Sci.)Dec.2013
文章编号:1000—1190(2013)06—0840—04
5种蕨类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及其对阴生
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张泽宏’,吴小霞
(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福建漳州363000)
摘 要: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对生长在阴生环境下的5种蕨类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井栏边草(Pterismultifida)、肾蕨(Nephrolepiscordifolia)、铁线蕨
(Adiantum
capillus—veneris)、银脉凤尾蕨(PterisensiformisCV.victoriae)的叶表面及其横切结构
进行了显微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这5种蕨类植物叶片都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叶片较薄;表皮细胞
角质层薄,上表皮无气孔,下表皮有气孔,但气孔密度小;叶肉组织分布不规则,细胞间隙较大,通
气组织发达,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的数目较多,体积较大,且呈狭长
的串状分布.上述研究结果表明,5种蕨类植物在叶片结构上表现出对阴生环境的适应性.
关键词:蕨类植物;叶;解剖结构;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Q944.3 文献标识码:A
现存蕨类植物有12000余种,我国的蕨类植 州市芝山公园,群落层次及生境条件基本一致.
物有63科230属2600余种[1].大多数蕨类植物1.2试验方法
喜温暖、湿润、通风和比较荫蔽的环境,忌闷热,其 1.2.1叶表皮制片取叶浸水0.5h,叶中部切成
000 约1C1TI长的小段,放入2%的NaOH溶液中,室温
生长的适宜光照强度在300~6 lx之间,并且
喜欢过滤性、间接性或反射性等柔和的光线心].目 下过夜,蒸馏水冲洗,用镊子分别剥离上表皮和下
前,对蕨类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蕨类植物的应 表皮,10%的H。O:溶液漂白5~lOmin,蒸馏水冲
用、繁殖技术、资源调查[3。5],以及对蕨类植物的黄 冼,1%番红酒精溶液染色5min,1%甘油封片.
酮类、多糖类等化合物的提取等方面¨1],而对蕨 1.2.2石蜡制片选择完整、无病害的成熟叶片,用
类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研 锋利的刀片在叶中部截纵长约0.8cm的小段.然后
究报道较少.本实验选用海金沙、井栏边草、肾蕨、 经过固定及保存一整染一脱水一透明一浸蜡一包埋
铁线蕨、银脉凤尾蕨这5种常见蕨类植物作为研究 一切片一展片及粘片一脱蜡一复水一染色一脱水及
对象,通过对叶表皮及横切面进行显微结构观察, 透明一封藏等程序,完成制片全过程并保存∞].
初步探讨其叶片组织形态结构,以及对阴生环境的 1.2.3显微观察显微观察并测量表皮细胞形状、
适应性,为蕨类植物系统分类提供形态学依据,同 垂周壁式样、表皮毛的存在情况、气孔密度(取10
时也为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及优化栽培管理提供 个视野求平均植)、气孔长、气孔宽、气孔形状、叶片
理论依据. 厚度、叶脉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叶肉细胞形状、叶
脉形态.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1.1试验材料
2.1叶表皮细胞特征
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Thunb.)Sw.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