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61年8月12日 陈嘉庚逝世
1961年8月12日 陈嘉庚逝世
0 2013年08月12日 00:00:00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陈嘉康认为,教育文化的发达,是报效祖国的最好方向。他只上过九年私塾,却创办了一系列学校。陈嘉庚曾是橡胶大王,但为办学,甚至破产。当外国财团提出以停止支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为条件保护其企业经营,遭他断然拒绝。
1961年8月12日,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陈嘉庚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
陈嘉庚,1874年生,福建厦门人。长期侨居新加坡,从事橡胶业,热心兴办华侨和家乡的文化教育公益事业。1910年在新加坡参加同盟会。曾募款支持孙中山。1913年至1920年先后在集美创办中小学、师范、水产、农业、航海、商科等学校及南洋华侨中学。1921年在厦门创办厦门大学。“九一八事变”后,在新加坡召开侨民大会,进行救国活动,并倡立南侨总会,当选为该会主席。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等职。
陈嘉庚(1874-1961),1874年10月21日生。福建同安人。父亲是新加坡华侨商人,经营米店。陈嘉庚则由母亲抚育,幼时便参加农业劳动和渔业劳动,同情贫苦百姓。9岁入私塾就学。1890年,陈嘉庚年已17岁,来到新加坡随父经商,后任其父开设的顺安米店经理。在新加坡期间,陈嘉庚亲身感受海外游子的艰辛,渴望祖国强盛。1893年回乡完婚,并在家从师补习。次年即在集美创办惕斋学塾,开始捐资兴学。1895年,再度赴新加坡经商。1904年,父亲的米店破产,并负债20余万元。陈嘉庚乃集资7000余元,兴建新利川菠萝罐头厂,又接管与人合股的日新公司菠萝罐头厂。扎稳脚跟后,又增开米店、熟米加工厂和橡胶种植园。1907年,经过苦心经营,代父还清了债务。经过几年发展,至1911年拥有2个橡胶园、4个菠萝罐头厂、1家米厂、1家米店,存款约四五十万元,成为新加坡华侨实业家中的后起之秀。
1906年2月,孙中山先生在新加坡建立中国同盟会分会,领导南洋各地革命活动。陈嘉庚赞同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参加孙中山主持的革命活动。
1910年春,陈嘉庚在新加坡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剪掉辫子,以示与清政府决裂。辛亥革命爆发后,福建侨胞决定组织福建保安会,筹款救济和支持福建革命党人开展活动;陈嘉庚被推为福建保安会会长,并担任新加坡商会董事长。陈嘉庚领导福建保安会在华侨中筹款,并立即给中国同盟会福建分会会长黄乃裳汇去银元2万元,后又筹款10余万元。武昌起义成功后,陈嘉庚从欧洲转道新加坡回国,在与孙中山见面中,允诺给予财力支持。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陈嘉庚非常高兴,立即汇去5万元。1924年,他创办《南洋商报》。1928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济南惨案”时,他在新加坡组织华侨成立山东惨祸筹赈会,并被推选为会长。同年任福建会馆主席。
1961年8月12日 陈嘉庚逝世
1961年8月12日 陈嘉庚逝世
延安军民热烈欢迎陈嘉庚
陈嘉康虽身在海外,时刻不忘报效家乡和祖国,而他认为,教育文化的发达,是报效祖国力所能及的最好方向,乃立志兴学。1912年9月,陈嘉庚回国后,即于1913年1月创办乡立集美高等小学;1917年2月,又创办集美女子小学;1918年3月创办集美师范部和中学部;1919年2月,创办幼稚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陈嘉庚重点经营橡胶业,成为橡胶大王,拥有资产400万元。1919年6月,陈嘉庚回国筹办厦门大学。他抱定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精神,决心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竭尽所能。陈嘉庚在厦门大学发起人会议上,当场认捐开办费100万元,常年费分12年付款300万元。此外,他还亲选校址,物色校长,延聘人才。经过陈嘉庚的精心筹备,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正式开学。这所全新的学校为福建、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陈嘉庚永远与厦门大学联在一起。
陈嘉庚还亲自管理集美学校校务,并根据厦门的特点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于1920年2月增办水产科、8月增办商科,使学科设置更加广泛。
1921年2月,陈嘉庚将集美学校改名为福建私立集美学校。1923年,集美被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命名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陈嘉庚特别注重在学校中传播各种新思潮,并引导学生关心国事。此外,他在新加坡,先后创办道南学校、崇福女子学校、华侨中学、华侨女中、南侨师范、爱同学校及水产航海学校等。到1932年止,他在国内外共创办或协助别人办学70余所,是中国近代华侨兴办教育的典范。陈嘉庚十分注意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他办的学校,图书馆、实验室都较齐全,图书、资料、仪器也很充足,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场所。如水产航运学校购有实习船只,农林学校开辟有农场、林场,师范学校附设有小学和幼稚园。他非常注意教育质量,强调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