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生-胡汉民的研究综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汉民研究综述 陈秋生 (闽南师范大学 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至今,胡汉民的研究开始逐渐丰富起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不断拓展。本文通过论述学术界关于胡汉民与辛亥革命、胡汉民与马克思主义、胡汉民的法律思想、胡汉民个人生平与交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胡汉民研究概况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胡汉民;研究;综述 胡汉民(1879—193)) (二)介绍社会主义 五四时期的胡汉民对社会主义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这主要体现在他发表的《孟子与社会主义》一文。陶季邑在《试论辛亥革命时期胡汉民社会主义思想》一文中分析了胡汉民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认为胡汉民的社会主义思想可以分成三部分,“一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揭露和批判,二是对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和主张,三是对改变现实社会和实现未来理想社会途径的规划。”[14]李彦红、苦人的《胡汉民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认为“胡汉民对社会主义深表同情和赞赏”,但是“概念模糊”、“内容驳杂”[15]。左双文也有类似观点,认为胡汉民“把许多稍有改善平民生活的理想的社会,都看作社会主义”[16]。但左双文也承认胡汉民对于社会主义的研究为后期国共合作,起到思想上的准备作用。 还有人从其他角度研究胡汉民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如王刚的《论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一文中介绍了包括胡汉民在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深刻分析了作为“盗火者”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何“选择性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最后反戈相向成为马克思主义反对者的原因。”[17]再如孙张辉的硕士论文,从《觉悟》、《建设》等杂志与唯物史观的传播角度,分析了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传播。这些研究都极大丰富了胡汉民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还原了作为资产阶级的胡汉民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贡献。 三、胡汉民的法律思想 胡汉民的法律思想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者普遍认为,胡汉民在就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长期间,主持和参与了国民政府的一系列立法和法律实践工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六法体系框架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立法思想 研究者几乎一致认为,胡汉民是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和最高原则。胡汉民为何要把三民主义作为立法的最高原则?华友根认为,“在他(指胡汉民)看来,离开了三民主义便不能立法。因为,法律的存在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即时间、空间、事实。而这三方面的条件,在当时是与三民主义密切相关的。”[18]韩久龙也认为,胡汉民选择三民主义作为立法的最高原则,是“基于对孙中山旧三民主义思想的崇拜,针对近代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民族独立、民权保障、民生安定等问题”[19]。三民主义最大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建设国家,必须从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同时努力,于是,“舍三民主义即无立法的根源”。据此,胡汉民还认为三民主义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社会或民族的共同福利,并提出了“国家社会本位”的立法方针。这种立法方针,不同于中国过去的家族本位、西方的个人本位、苏联的阶级本位,而是以国家、社会“最大团体的共同目的”为本位,它的确立,“结束了清末以来的法制变革中,中国家族本位与西方个人本位法律原则冲突、妥协、共存的混乱局面,是中国法制变革由幼稚到成熟的重要标志。”[20] (二)立法实践 胡汉民在阐述自己的立法思想和其根源的同时,特别注重立法实践。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的出来:1.在用人方面,胡汉民坚持任人唯才,兼收并蓄,主张任用学历高,有一定专长的人。“如此的专业配置与高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立法的速度与质量。”[20]2.起草、主持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胡汉民在北洋政府立法思想基础上,借鉴欧美国家最新法律,在担任立法院长短暂的任期内,制定了16部法典,包括民法、刑法、土地法、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地方自治法、工会法、农会法、渔会法、工厂法、矿业法、劳动法等法典。“胡汉民反对制定宪法,他认为孙中山的遗教即是宪法。”[21]他倡导国民党对全国人民实行“训政”,建立五院制政治体制,即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分别对国民党中央负责。 胡汉民在主持立法过程中并非毫无瑕疵,春杨认为,“胡汉民主持立法带有极浓厚的“党治”色彩,其三民主义的立法观也具有历史的局限性。”[22]韩久龙则认为胡汉民的法律思想带有“民粹主义色彩”[23]。但是胡汉民主持立法工作的贡献是显而易见,有目共睹的。遗憾的是,胡汉民任立法院长不满三年就遭到了蒋介石的软禁,他的政治生涯也进入尾声,他的立法思想宣告破产。方堃在分析胡汉民立法实践流产的原因时,提出了两点:“一是时代制约;二是性格缺陷。”[24]这样的剖析应该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四、胡汉民的生平与交往 (一)胡汉民的个性为人 胡汉民作为国民党内的重要领导人物

文档评论(0)

lingyun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