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3单元自主评价能力训练同步导学鲁人版必修5.docVIP

高中语文第3单元自主评价能力训练同步导学鲁人版必修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第3单元自主评价能力训练同步导学鲁人版必修5,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鲁人版语文必修一,鲁人版语文必修二,鲁人版必修一文学常识,高一政治必修一导学案,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高一数学必修1导学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开凿(záo) 偈子(jié) 趑趄(jū)  惴惴(zhuì) B.连累(lèi) 骈进(pián) 狂吠(fèi) 怅然(chàn) C.婀娜(nuó) 隽永(juàn) 神龛(lǒn) 禁锢(ù) D.亵渎(dú) 岿然(uī) 信札(zhá) 不屑(xiè) 【解析】 A.jié应为jì;C.lǒn应为kān;D.uī应为kuī。 【答案】 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幅员  水蒸汽  鞭辟入里  唉声叹气 B.寒暄  座谈会  相辅相成  腾挪跌宕 C.揣摩  百页窗  目不暇接  巧亏一篑 D.抉择  渡假村  精兵简政  两全齐美 【解析】 A.“汽”应为“气”;C.“页”应为“叶”;D.“齐”应为“其”,“渡”应为“度”。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今年暑假,他们在北戴河____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父母对子女有____教育的义务。 这种树丛在这一带特别多,形成了沙岸和草地的____。 我们农场的几个老师傅,对苹果树的栽培技术很____。 A.渡过  扶养  界线  熟悉 B.度过  抚养  界线  熟习 C.渡过  抚养  界限  熟悉 D.度过  扶养  界限  熟习 【解析】 “度过”,“过”,指时间。与语境吻合。“抚养”,爱护并教养。与语境吻合。“界线”,不用事物的分界。与语境吻合。“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与语境吻合。 【答案】 B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神出鬼没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搭配,变成了万花筒。 B.一位年愈六旬的老者,没有强健的体魄,却凭匹夫之勇,一个月就抓获十几个小偷。 C.大家对这个问题见仁见智,看法一致,使我感到非常欣慰。 D.许多作家在遣词造句时非常讲究,有时甚至到锱铢必较的地步。 【解析】 A.“神出鬼没”多指用奇兵制胜,让敌人摸不着头脑。B.“匹夫之勇”含贬义。C.“见仁见智”是看法不一致。 【答案】 D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B.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20个国家,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 C.经过美国的连续轰炸打击,使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已基本土崩瓦解。 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解析】 A.“加快…规模”搭配不当。B.偷换主语。C.缺主语,去“经过”或“使”。 【答案】 D 二、(24分) 6.对下面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变与不变 □ 徐志摩 树上的叶子说:“这里又变样儿了, 你看,有的抽心烂、有的是卷边焦!” “可不是,”答话的是我自己的心: 它也在冷酷的西风里褪色,凋零。 这时候连翩的明星爬上了树尖; “看这儿,”它们仿佛说,“有没有改变?” “看这儿,”无形中又发动了一个声音, “还不是一样鲜明?”——插话的是我的魂灵! A.全诗采用对话的方式展开,树上的叶子,树尖上的明星,诗人的心灵三者构成了气氛融洽的细语,全部诗意就在这细语中流出。 B.在诗中,诗人的心灵充当了一个矛盾的角色。它既赞同树上的叶子,又赞同树尖的星星,但叶子和星星的感受恰好是对立的。 C.诗人把人心灵不变的一面列在后面,作为重心,表现了他在变中追求不变,在凋零中追求永恒的积极意态。 D.这首诗,非常简明而成功地运用了诗歌创作中惯用的两个艺术手法:一是触景生情,先写客观景物,后写主观感悟;二是逆反对比,即心灵的变与不变。 【答案】 D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7~8题。 书 愤 □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7.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题中“书”是“书写”的意思,“书愤”即抒发内心的愤郁之情。 B.“中原北望气如山”意谓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C.“塞上长城”比喻能捍卫国家安全的人物;“空自许”意即不认为自己是这种人物。 D.“出师”指诸葛亮的《出师表》;“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指可以相比。 【答案】 C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全诗分两层,前四句是回顾往事,表现青壮年时期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后四句写不被重用的悲愤和壮心未死的感情。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djka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