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大学生物化学沈玉华课件酶.ppt
* 促使化学反应进行(使反应达到其一定的能垒的途径有二)的途径: 用加热或光照给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2. 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 酶和一般催化剂的作用就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使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度加快。 活化能:分子由常态转变为活化状态所需的能量。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mol 反应物全部进入活化状态所需的自由能。 在一个反应体系中,任何反应物分子部有进行化学反应的可能,但并非全部反应物分子都 进行反应。因为在反应体系中各个反应物分子所含的能量高低不同。只有那些含能达到或超过 某一定限度(称为“能垒”)的活化分子(处于过渡态的分子)才能在碰撞中发生化学反应。显然,活化分子越多,反应速度越快。活泼态与常态之间的能量差,也就是分子由常态转变为活化状态(过渡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 问题:酶如何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 比较圆满的解释是中间产物学说。 什么是中间产物?与过渡态有什么区别? 中间产物学说认为:酶在催化化学反应时,酶与底物首先形成不稳定的中间物,然后分解酶与产物。即酶将原来活化能很高的反应分成两个活化能较低的反应来进行,因而加快了反应速度。 “反应中间产物”是酶在催化此反应时,与底物结合成的一个不稳定的中间产物ES(也称为中间络合物)。然后ES再分解成产物和原来的酶。 S + E → ES → P + E 底物 酶 中间产物 产物 中间产物存在的证据: 1.同位素32P标记底物法(磷酸化酶与葡萄糖结合); 2.吸收光谱法(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结合,单纯的酶的吸收光谱与加入了第一个底物H2O2后确实产生了变化。) * 由于酶催化的反应(2)的能垒比没有酶催化的反应(1)要低,反应(2)所需的活化能 亦比(1)低,所以反应速度加快。 * 该反应中三个过渡态,两个中间产物 * 已经知道,酶在催化化学反应时要和底物形成中间产物,但是酶和底物如何结合成中间产物 ?又如何完成其催化作用? * 认为整个酶分子的天然构象是具有刚性结构的,。酶与底物的结合 * “诱导契合”学说(induced?fit?theory) ?酶对于它所作用的底物有着严格的选择,它只能催化一定结构或者一些结构近似的化合物,使这些化合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有的科学家提出,酶和底物结合时,底物的结构和酶的活动中心的结构十分吻合,就好像一把钥匙配一把锁一样。酶的这种互补形状,使酶只能与对应的化合物契合,从而排斥了那些形状、大小不适合的化合物,这就是“锁和钥匙学说”。 ?科学家后来发现,当底物与酶结合时,酶分子上的某些基团常常发生明显的变化。另外,酶常常能够催化同一个生化反应中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因此,“锁和钥匙学说”把酶的结构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于是,有的科学家又提出,酶并不是事先就以一种与底物互补的形状存在,而是在受到诱导之后才形成互补的形状。这种方式如同一只手伸进手套之后,才诱导手套的形状发生变化一样。底物一旦结合上去,就能诱导酶蛋图白的构像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酶和底物契合而形成酶-底物络合物,这就是“诱导契合学说”。 ?后来,科学家对羧肽酶等进行了X射线衍射研究,研究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这个学说。 * 该学说认为酶表面并没有一种与底物互补的固定形状,而只是由于底物的诱导才形成了互补形状. 近年来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的实验结果支持这一假说,证明了酶与底物结合时,确有显著的构象变化。因此人们认为这一假说比较满意地说明了酶的专一性。 * 1946年,鲍林(Pauling)用过渡态理论阐明了酶催化的实质,即酶之所以具有催化活力是因为它能特异性结合并稳定化学反应的过渡态(底物激态),从而降低反应能级。1969年杰奈克斯(Jencks)在过渡态理论的基础上猜想:若抗体能结合反应的过渡态,理论上它则能够获得催化性质。1984年列那(Lerner)进一步推测:以过渡态类似物作为半抗原,则其诱发出的抗体即与该类似物有着互补的构象,这种抗体与底物结合后,即可诱导底物进入过渡态构象,从而引起催化作用。根据这个猜想列那和苏尔滋(P.C.Schultz)分别领导各自的研究小组独立地证明了:针对羧酸酯水解的过渡态类似物产生的抗体,能催化相应的羧酸酯和碳酸酯的水解反应。1986年美国Science杂志同时发表了他们的发现,并将这类具催化能力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酶或催化抗体。 早在20出纪40年代, Pauling把过渡态概念从化学动力学引入生化领域解释酶催化反应的原理。 早在20出纪40年代,Linus Pauling把过渡态概念从化学动力学引入生化领域解释酶催化 反应的原理。Pauling的过渡念理论认为酶与底物的过渡态互补,亲合力最强,释放出结合能 使ES的过渡态能级降低,有利于底物分子跨越能垒,使酶促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