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临沂市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纲要.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临沂市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纲要.docx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是组织社会资源的核心和人们生活的家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大城市或城市群已成为国际竞争新格局的基本单位,大城市是全球经济网络的节点,是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窗口和平台,也是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的首选区位。中心城市强,区域经济就强。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临沂在鲁南苏北区域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在今后一个时期,把临沂建设成为继济南、青岛之后的全省第三大城市。这是省委、省政府从推进全省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临沂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临沂2500年建城史上的里程碑。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及时对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谋划,构筑大城市框架,使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适应大城市发展的要求。 一、临沂大城市建设的客观要求 ?1.建设临沂大城市的历史和现实条件 临沂历史悠久,公元前492年鲁国开始修筑启阳城,拉开了临沂的建城史。25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临沂城始终是国、州、郡、府、道治所和专区机关驻地,是鲁南地区第一大城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先后在这里创建了滨海、鲁中、鲁南革命根据地,是山东抗战的政治中心。 临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东夷“凤”文化的发源地。书法文化、智学文化、武文化、孝文化以及现代革命文化在这里融汇贯通,“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诞生在这里,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出土在这里。 临沂是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2008年临沂市人口1030万人,总面积17184km2,全市耕地面积997万亩,土地后备资源262万亩,分别占全省的10.9%、?8.6%、10%,建设用地充足。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产82种。全市大、中型水库36座,水资源总量59.6亿m3,人均水资源量731 m3,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城市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临沂是蓬勃发展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5年撤地建市以来,临沂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2000年人均GDP 1000美元,基本达到总体小康水平。临沂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初步形成了机械、建材、食品、木业、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等7大支柱产业。2008年全市GDP达到1958.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0.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83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15亿元,是全国闻名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之一,全市投资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具备了大城市建设的现实条件。 临沂是日新月异的城市。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建设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实施城镇化主导和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河为轴,两岸开发”,以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为先导,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提升并举,中心城市的形态由单一中心向组团式结构的转变。2003年以来,中心城市建设投资每年都在30亿元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98年的52.74km2增加到目前的142.46km2,城市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城市框架已经拉开,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始凸显。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省级园林城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浙商最具投资潜力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书法名城”、“中国市场名城”、“中国地热城”,2008年位居中国城市增长竞争力第5位,城市的知名度、对外形象和影响力空前提升。 2.建设临沂大城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日前,省政府出台了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战略,济南、青岛作为省域发展的“双核”,涵盖了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潍坊4市以及省会周边的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6市,聚集了我省主要的优势资源和先进生产力,其集聚和辐射效应日益显现,临沂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边缘化的压力。 在鲁南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各城市依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纷纷制定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中,江苏省对以徐州为中心的苏北地区的扶持政策,使该市集聚发展要素,获得了快速发展。济宁市提出建设中华文化城,城市东扩,构建济宁、兖州、曲阜、邹城“城市群”,与临沂争夺鲁南区域的战略地位。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单位,无论是淮海经济区还是鲁南经济带,没有一个能够完全辐射和带动其他城市的中心城市。 从地理区位看,临沂正好处在长三角和环渤海湾两大经济圈的交汇点和新欧亚大陆桥交通干线所组成的Y形交点上,与日照、连云港组成三角形,是两港的重要腹地和交通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坚实的综合实力为承接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提供了最佳平台,健全的铁路、公路和鲁南最大的航空港形成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联结两大经济圈的重要纽带,发达的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