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测评A
(基础过关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被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完成第1~2题。
1.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
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
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
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好
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
2.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有( )
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处于大分水岭东侧,降水多且地下水丰富。而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云贵高原储水条件不好,不适合桉树生长。由材料知,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云贵高原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主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当两地地理环境相一致时,两地的物种也可互相引进。
答案:1.C 2.A
(2013·浙江宁波高一检测)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第3~5题。
3.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5.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叶虫化石存在于元古代地层中
B.各类岩石组成的地层中都有化石
C.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D.元古代地层中常含有恐龙化石
解析:第3题,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另外还有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动物在古生代大量灭绝,所以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含三叶虫和鱼类化石的地层。第4题,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细胞生物;经历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第5题,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不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不同种属生物的化石,恐龙化石所在的地层属中生代,三叶虫化石所在的地层属古生代。
答案:3.A 4.B 5.C
6.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历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代,可以推知当时环境特点为( )
A.气候干燥,冷热多变 B.藻类植物繁盛
C.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D.气候湿润,森林密布
解析: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殖质,由于地壳变动而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由此可推断当时气候湿润,森林密布。
答案:D
下图为“某地区三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 )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
8.不同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图反映了土壤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 )
A.生物 B.气候 C.成土母质 D.地形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③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最低,随深度增加,有机质含量变化不明显,各深度上有机质含量均为最低,应为荒漠土壤。②和①相比,②表层有机质含量高,应为枯枝落叶多的森林土壤。森林植被强大的吸收能力使森林土壤下层有机质积累较草原植被少。第8题,各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自表层向下递减,说明土壤有机质主要来自地表生物遗体和枯枝落叶。
答案:7.D 8.A
9.根据所学知识,下列地区土壤肥力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的黑土地华北平原的黄土地 成都平原的紫色土江南丘陵的红壤
B.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成都平原的紫色土 江南丘陵的红壤华北平原的黄土地
C.东北地区的黑土地华北平原的黄土地 江南丘陵的红壤成都平原的紫色土
D.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江南丘陵的红壤 成都平原的紫色土华北平原的黄土地
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山东泰安肥城三中高一语文教案:《劝学》复习(鲁人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泰安肥城三中高一语文教案:《听听那冷雨》(鲁人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泰安肥城三中高一语文教案:《归去来兮辞》(第1课时)(鲁人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泰安肥城三中高一语文教案:《正确使用成语》(鲁人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泰安肥城三中高一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第3课时)(鲁人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泰安肥城三中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荷花淀》(鲁人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泰安肥城三中高一语文教案:《贝多芬田园交响乐》(鲁人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泰安肥城三中高一语文教案:《鸿门宴》(第1课时)(鲁人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泰安肥城三中高一语文教案:《鸿门宴》(第2课时)(鲁人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泰安肥城三中高一语文教案:《鸿门宴》(第3课时)(鲁人版必修1).doc
最近下载
- 套类零件自动上下料机构设计开题报告.pptx VIP
- QB∕T 5775-2022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氯化钠.pdf
- 24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配湘教版)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pptx VIP
- 生命体征测量ppt(共69张PPT).ppt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ppt
- 欧姆龙PLC-CP1E的中文手册.pdf VIP
- (正式版)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ocx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_气候第一课时.ppt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卷 1、3单元(江西专用)(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