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专题9《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建设》(人教版含解析).docVIP

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专题9《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建设》(人教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专题9《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建设》(人教版含解析).doc

专题九 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建设 一、选择题 1.2015年2月9日,加州参议员夏乐柏提交的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一项决议案,获得参议院全票通过。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在州一级参议院通过有关庆祝农历新年的决议案。可见春节在全世界的影响越(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魅力 ③中华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发展方向 ④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③夸大了中华文化的作用;④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2.“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瞬间成为当前社会(  ) ①回归传统,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②弘扬中华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③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 ④彰显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唤醒了深藏在华夏儿女心中……的汉字情结”说明③④正确。①中的“回归传统”说法错误, 答案 D 3.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写山曰峻嶒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由此可见,汉字(  ) ①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能够对事物作出形象生动的概括和表现 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 ④确立了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①说法错误;汉字能够生动形象的对事物做出概括和表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该题选C。 答案 C 4.青花瓷源于中国,被视为中华民族审美理念的代表之一。歌曲《青花瓷》 中唱到,“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述说(  ) ①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体现时代的先进性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不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不选;中华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的先进性,④不选。 答案 C 5.南锣鼓巷,这条北京东城最古朴时尚的胡同有着地道的北京味儿,也有各种雅致情调的内涵酒吧,多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在这里浑(  ) ①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统一 ②北京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环境 ④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材料体现了北京文化的包容性,让人们深深折服,体现了②③。①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6.“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12月13日,南(  ) ①彰显文化包容,推动世界文化的融合发展 ②营造文化氛围,发挥文化对人的强制作用 ③凝聚民族情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④反思历史教训,树立正确国家民族历史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①“推动世界文化的融合发展”在材料中不能体现,也与公祭活动无关;②“发挥文化对人的强制作用”说法错误;③④是举行公祭活动的目的,符合题意,故选B。 B 7.多年来, “春晚”逐渐成为中国人不可缺少的文艺大餐。但是, 不同民族、 不同地区、 不同年龄、 不同性别、 不同职业的人, 对“春晚”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存在说明(  ) ①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②人们的文化欣赏水平与年龄和学历呈正相关 ③国家必须对流行文化加强管理和引导 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不同民族、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 不同职业的人,对春晚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存在说明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 多样化的特点,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①④正确;②说法太绝对;③材料未体现流行文化。 答案 D 8.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在中央号召下,民间发起了“光盘行动”,号召国人向好面子、穷摆阔“说不”。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 ①要通过科学文化教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题中“舌尖上的浪费”这种丑陋的饮食观属于落后文化的表现。因此,①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题中反映的不是腐朽文化,②不合题意,不能入选;传统文化中既有糟粕也有精华,③中“对传统文化彻底革命”的说法是错误的,不能入选。答案是A项。 答案 A 9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