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4届高三春季会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VIP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4届高三春季会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高三春季会考试题 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默写题(10分) (1).佩缤纷其繁饰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5).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芳菲菲其弥章 (2).泣孤舟之嫠妇 (3).百步九折萦岩峦 (4).只是朱颜改 (5).江州司马青衫湿 (6).干戈寥落四周星 (7).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8).濯清涟而不妖 (9).箫鼓追随春社近 (10).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解析】 试题分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本题还要注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如:菲菲、弥章、嫠、萦、岩峦、衫、戈、寥落、鉴、濯、清涟、箫、执、叩。 二、诗歌阅读(5分)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注:①此处是引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孔子想从政,在渡口向隐者问渡口的所在,隐者不说,嘲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 2.这首诗是怎样写出“早寒”特点的?(2分) 3.请赏析这首诗的颈联。(3分) 【答案】 2.(2分)写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表现出最具有代表性的秋季景象,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早寒”的特点。 3.(3分)“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思乡,而且把这种情感一泻无余,不仅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想着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从而使思乡也在想着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从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解析】 2.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在解答时要注意抓住典型意象来分析。诗的开头两句,扣诗题“早寒江上”“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这两句是写景 “木落雁南度”是眼中所见“早寒”景象,“北风江上寒”更多地着眼于自身的感受。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两句诗很具体的写出了季节气候特点,点明季节。北风萧瑟因而江上分外寒冷以“北风”呼啸来渲染寒冷,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应从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来赏析。颈联的“乡泪客中尽”,点明了乡思,不仅他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他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孤帆”。家人的想望,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12分) 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①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dixiao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