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结归纳四:据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例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例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例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探究五:朗读下列语段,看有什么特点: 总结归纳五:辨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 判断句式:“……者,……也”,“为、乃、即、则”等 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 其它固定句式:“如……何”“况……乎” “何(以)……为”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探究四: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 顶真 5.芮伯献马贾祸 周厉王使芮(ruì)伯帅师伐戎①,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晓②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选自明·刘基《郁离子》) [注释] ①戎: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名称。②晓:争吵。 [文言知识] 伯仲叔季。“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老大往往取名为“伯”。上文芮伯,看来是老大。老二叫“仲”。孔子排行第二,故取名仲尼,后人亦称之为孔老二。老三叫“叔”,老四叫“季”。上文“芮季”看来是芮伯的小弟了。月份是以“孟仲季”排列的,如春季第一个月为“孟春”,第二个月为“仲春”,第三个月为“季春”,夏、秋、冬以此类推。 周厉王派芮作统帅军队讨伐戎,得到一匹良马,芮伯想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劝阻说:“不如舍弃这主意。大王贪欲无厌,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现在因班师归来就献马给他,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马,就都要向你索求。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大王面前说你的坏话,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芮伯不听劝告,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荣夷公果然派人来向芮作索求东西,没有得到,就在大王面前诬陷中伤芮伯。说:“芮伯还有藏私啊!周厉王大怒,将芮伯逐出。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有过错。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 文言文的断句方法 与应试策略 如何给文言文语段断句 析层次定句读 标名词定句读 抓虚词定句读 看句式定句读 抓对话定句读 (1)析层次,定句读 (江西高考) (2)标名词,定句读 (江苏高考) 【答案】 (3)抓虚词,定句读 (北京高考) 例3.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看句式,定句读 (北京高考) (5)抓对话,定句读 如何给文言文语段断句 析层次定句读 标名词定句读 抓虚词定句读 看句式定句读 抓对话定句读 例6.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6.及之而后知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①;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贾客②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 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③。(选自《魏源集》) [注释] ①一足:走一步。②客:此指来往于海上 的商人。③一啜(chuò):尝一口。 [文言知识] 说“及”。“及”是个会意字,本指后面的 人伸出手抓住前面的人,因此它有“接触到”、“达 到”、“够得上”的意思。上文“及之而后知”中的“及”, 就解为“接触”,句意为接触它之后才能知道(它的情 况)。成语“望尘莫及”,意为看着车后卷起的尘土而 追赶不上,比喻比不上别人。科举考试中的“及第”, 从字面上解释是指达到名次,意为及格、录取。 接触了实际后才知道真相,亲自实践后才知道困难,哪有不实践就能够知道的呢?翻阅五岳的地图,以为了解山了,实际不如打柴的人上山走一步;谈论大海的广阔,以为自己懂得海了,实际不如做海上的商人在海上望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惠州市黄冈中学惠州学校2016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 广东省揭阳市2015届高三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广东省雷州市附城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雷州市客路中学2016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普宁二中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第四次周测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汕头第四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周周练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6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doc
-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名句默写专题训练试卷.doc
-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文化常识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顺德市李兆基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