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职高专外科总论第八章麻醉.ppt
消除疼痛是基本的人权! Pain relief is a basic human right。 医疗目的不仅在于延长生命,更在于提高生命质量 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 明确病因的疼痛,对因对症治疗; 尚不能明确病因的疼痛,对症治疗并尽可能查明原因; 药物和技术的合理组合。 全麻后清醒延迟的处理:术后>2h未醒 原因 1、麻醉药残存 2、代谢和排泄时间延长:高龄、肝肾功能差 3、麻醉期间意外或并发症:电解质紊乱、脑出血、大出血 4、体温异常 处理 1、维持循环稳定 2、通气功能正常和充分供氧 3、查原因治疗 麻醉恢复期的管理 第六节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低氧血症 呼吸道梗阻 呼吸抑制 肺部疾病 麻醉恢复期的管理 第六节 维持循环系统稳定 低血压 原因 1、低血容量:粘膜干燥、HR快、少尿 2、静脉回流障碍:机械通气、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 3、血管张力低:椎管内麻醉、过敏、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抗高血压药或心律失常药、复温 处理:对因处理 麻醉恢复期的管理 第六节 维持循环系统稳定 高血压 原因 1、术后疼痛,膀胱膨胀,病人躁动不安,气管导管刺激 2、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 3、颅内压升高 4、术前高血压病人停用抗高血压药 处理:对因处理 麻醉恢复期的管理 第六节 恶心、呕吐的处理 原因 1、全麻,吸入麻醉药、麻醉时间长更甚 2、妇女、儿童发生率高 危害 1、呼吸道堵塞、梗阻 2、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处理 1、预防 2、药物 麻醉恢复期的管理 第六节 控制性降压 全身低温 第七节 控制性降压和 全身低温 一、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 hypotension) 定义:是指利用药物或(和)麻醉技术使动脉血压降低并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利于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出血及改善血流动力的方法。 施行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 控制性降压的方法 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第七节 施行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 保证组织灌注 严格掌握血压控制标准: 收缩压不低于80mmHg,或MAP在50-65mmHg之间,或以降低基础血压的30%为标准。 MAP降至50mmHg,每次降压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手术时间长者,若以降低基础血压的30%为标准时,每次降压时间最长不宜超过1.5小时。 重视体位调节:术野于最高处,减少渗血 加强监测:直接A测压、ECG、SpO2;长时间CVP、Hct、血气等 第七节 控制性降压的方法 吸入麻醉药降压:isoflurane、enflurae 血管扩张药降压 硝普钠: 使平滑肌松驰,对心肌无直接抑制作用。 最大用量不宜超过10ug(kg.min),以免引起氰化物中毒。 硝酸甘油: 以松弛容量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最强,可降低心肌耗氧量。 三磷酸腺苷: 扩张外周血管作用,但不影响CO及颅内压,增加冠脉血流量。适用于短时间降压。 第七节 其他注意事项 全麻下 体位 缓慢 降压困难者找原因 严密监测 第七节 适应证 降低血管张力,便于施行手术: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动脉瘤及脑膜血管瘤手术等。 减少手术野的渗血,方便手术操作,同时减少失血。髋关节和脊柱的手术、后颅窝及显微外科手术等。 麻醉期间控制血压过度升高,防止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肌缺血、急性肺水肿等。嗜铬细胞瘤、甲亢 第七节 禁忌证 失血、低血容量性休克; 脑和心肌供血不全(脑血压病变、颈动脉内膜炎) 严重高血压和动脉粥性硬化(严重心脏病、严重糖尿病); 肝、肾功能不全; 肾移植术后。 其他:①麻醉医师不熟悉; ②哮喘病人避免使用β受体阻断剂 第七节 并发症 全麻后苏醒延迟 反应性出血和术后视觉模糊 急性肾衰竭 血栓形成 脑组织贫血(拉钩引起) 第七节 二、全身低温(hypothermia) 定义:是将机体体温降低到一定程度,以求达到降低机体代谢、保持或延缓机体细胞活动,以适应治疗和手术的需要。 分类: 浅低温:32~35℃ 中低温:26~31℃ 深低温:20~25℃ 超深低温:15~20℃ 对生理的影响 适应证 常用降温方法 第七节 对生理的影响 代谢:机体代谢降低、氧耗量减少,30℃↓50 %,23%℃正常的16%;而耐受循环暂停的时间可显著延长。 中枢神经:体温每降低1℃,脑血流减少6%~7%,颅内压降低5%。体温为25℃时,脑氧耗量仅为正常体温的1/3,脑血管阻力为正常的2~3倍,脑实质容积缩小约4%;体温↓至15℃时,脑组织血流供应中断60分钟,还可以不受缺氧的损害而完全恢复。 循环系统:体温↓,HR ↓,心排量心脏做功明显↓ ;25 ℃,HR↓50%。 肝肾功能:抑制。 第七节 对生理的影响 室颤为低温时的最严重心律失常,最易发生室颤的体温为26℃~24℃。 32~30℃时:心电图改变;低于30℃时,宜用体外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