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修改).ppt
第五章 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 5.4 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 二. ?交叉口的圆曲线半径 包括交叉范围相交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和分道转弯式圆曲线半径以及加铺转角式圆曲线半径。 1.相交道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2.分道转弯式圆曲线半径 3.加铺转角式圆曲线半径 (路缘石半径) 5.4 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 当右转弯车辆比较多时,为保证右转车辆能以规定速度分道行驶,应对最小转弯半径加以限制。 一、拓宽目的 1.交通量大时。 2.需设右转车道时。 3.需设左转车道时。 1.增加交叉口通行能力。 2.交通组织的需要 二、拓宽条件 1.向右拓宽 2.向左拓宽 三、拓宽方法 5.5 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四.拓宽车道的长度 速度(km/h) 100 80 60 40 30 20 最小长度(m) 80 60 40 20 10 10 最小渐变段长度 ⑴.渐变段长度 ld 渐变段的长度可以按照转弯车辆以路段平均车速行驶时,每秒横移1.0米计算。 ⑴.渐变段长度 ld ⑵.减速所需长度 lb 和加速所需长度 la ⑶.等候车队长度 1.右转车道的长度 5.5 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⑶.等候车队长度 右转车道的长度应能使右转车辆从直行车辆等候车队的尾车后驶入拓宽的车道。 Ln—直行等候车辆的长度 n—一次红灯受阻的直行车辆数量 故:右转车道的长度 2.? 左转车道的长度 同右转车道 ⑵.减速所需长度lb和加速所需长度la VA—减速时进口道或加速时出口道处路段平均行驶速度 VR—减速后或加速前的初速度 a—减速度或加速度 5.5 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一. 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 1.中心岛的形状 中心岛的形状一般采用圆形,有时也采用圆角方形和菱形,主次道路相交时采用椭圆形。 2.中心岛的半径 (圆形为例) ⑴.按计算行车速度的要求 V--环道计算行车速度。国外采用路段计算行车速度的0.7倍。我国实测:公共汽车为0.5倍,载重车为0.6倍,小客车为0.65倍。 5.6 环形交叉口设计 ③交织段长度----当相邻路口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使进环和出环的车辆在环道上均可在合适的机会互相交织连续行使,该距离称为交织段长度。 按交织段长度所要求的中心岛半径为: Bp—相交道路的平均宽度。 ⑵.按交织段的长度 ①交织----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 ②交织长度----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 5.6 环形交叉口设计 环道计算行车速度km/h 40 35 30 25 20 中心岛最小半径(m) 60 50 35 25 20 中心岛最小半径 1.环道—绕中心岛的单向行车带。 2.环道的功能:靠近中心的一条作绕行之用;最靠外侧的一条作右转之用。中间的一至两条作为交织之用。 3.环道的宽度:环道通常三车道 二. 环道的宽度 1.交织角--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 2.交织角与行车安全:交织角越大,交织段长度越小,行车越不安全。交织角越小,交织段长度越大,行车越安全。 3.交织角一般在20°-30°之间 三.交织角 5.6 环形交叉口设计 1.环道横断面路脊线的选择 四. 环道的横断面 2.环道横断面的形状取决于路脊线的选择。 ⑴.设在交织道的中间。 ⑵.设在分隔带上。 5.6 环形交叉口设计 本章主要介绍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学习交叉口平面布置和立面设计方法。 本章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交叉口设计概述 第二节 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 第三节 交叉口的车道数和通行能力 第四节 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 第五节 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第六节 环形交叉口设计 第七节 交叉口的立面设计 第五章 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 一、交叉口设计的意义和内容 ⑴ 提高通行能力 ⑵ 减少交通事故 1.意义 2.交叉口设计内容 ⑴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交叉口的几何尺寸) ⑵进行交通组织(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 ⑶验算交叉口的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 ⑷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雨水管道) 5.1 交叉口设计概述 二. 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分叉点:同一方向行驶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行驶的地点。 合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的地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②有交通信号 ⑴ 三路交叉冲突点情况: 1.交叉口车流交错性质 ①无交通信号 5.1 交叉口设计概述 ⑵ 四路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