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宝山壁画 宝山壁画是引人注目的昂贵文物。此壁画发现于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乡境内。1994年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宝山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贵妃教鹦鹉图》。该画高0.7米、宽2.3米,用于笔重彩绘制,最突出的表现了 晚唐风格。唐代擅长绘贵妇仕女的大师周昉绘制了《杨贵妃教鹦鹉图》,不仅享誉中原,而且还影响全国各地。发现于阿旗宝山古墓里的这幅画,就是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按照周氏风格绘制的, 技法深得周氏画风的真传。在唐人真迹稀如星风的今天,能够从中完整了解唐代人物画的杰出成就,堪称美术史研究的辛事。这幅壁画现今保存在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历经千年,恍如新绘,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欢迎大家观看! 【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说明A项错误;被告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并不是“必须”,C项的说法错误;证据是法官判案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唯一”,D项的说法错误,排除A、C、D三项,选B项。 4.(2011年佛山质检5题)研究性学习一般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结构表属于研究性学习的( ) 罗马法的起源于发展起源:习惯法《十二铜表法》 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形成:《民法大全》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对于罗马的法律包括了起源、发展和形成属于归纳整理阶段。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5.(2011年茂名一模19题)《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 “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是一部成文法典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 【解析】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材料中规定了限制高利贷、债务归还宽限期等内容,反映了对平民利益有一定的保护,本题选D项。A项不能准确反映材料;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没有全面反映。 6.(原创)《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解析】考查罗马法的作用。“须用法律来巩固”、“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法律能够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7.(2011年上海单科·34) 两张判决书 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 请回答: (1)这两份判决分别依据下列哪部法律? ①《民法大全》 ②《汉穆拉比法典》 判决一:__________ 判决二:__________ (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 解析:第(1)问,通过材料可知判决一实行“同态复仇”,是较为野蛮的《汉穆拉比法典》,应为;判决二体现了理性色彩,《民法大全》。第(2)问,从今天的角度看其判决二比较合理,其原因可以从“罪行不能继承”、 严守证据、重视人的基本权利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 (1)填写正确的序号。 判决一:②;判决二:① (1)判决一:合理。其一,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法官严守“罪行不能继承”的原则;其二,在乙未做自辩前,法官严守证据原则。视其无罪。这反映了讲理性、重证据的法治精神。 判决二合理。判决一依据同态复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人的基本权利。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 *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4讲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本讲内容为考查重点内容,前几年在多个地区的多套试卷中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2009年宁夏和辽宁卷考查对古代罗马法原则的理解。2010年的江苏卷,考查了罗马法的特点,福建卷考查了《十二铜表法》的适用范围。2011年的上海单科卷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结合两张判决书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理解。 (2)2013年命题趋势。 本讲在高考中的考查比重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从题型上看,有从选择题向非选择题发展的趋势; 从内容上看,罗马法形成的过程、内容、实质及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是考查的重点; 从命题角度上看,注意以下视角:一是对罗马法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二是与近代西方法系相联系,分析罗马法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及对我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按川教)全国各地2013年中考历史试卷汇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第二学习主题.doc
- (保险达人)_销售分红险实务.ppt
- (上)论现代型民事诉讼的结构和功能.doc
- [名校联盟]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二英语_book8Unit4_4个课时教案.doc
- “权能分离论”的解构和他物权体系的再构成.doc
- “人肉搜索”侵权诉讼地域管辖的研究.doc
- “阴滋病”的课题_拉开攻破的序幕.doc
- 《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2014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十单元第3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doc
- 《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2015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之高考全程揭秘课件_2_2_3.基因的表达.ppt
- 《多媒体技术基础和应用》期末复习提纲(10_11(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