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收缩裂缝控制措施在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应用.pdf

温度和收缩裂缝控制措施在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应用.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Application of Measures about Temperature and Shrinkage Crack Control for Super-long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Master’s Degreeof Engineering By Li Xuanzhi Supervised by Prof. Jian Bin Specialty: Structur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of 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China May 2014 中文摘要 摘 要 随着大型商业综合体、航站楼等超长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大量兴建,连续不设 缝结构的工程应用日渐增多。在混凝土收缩及温度作用下,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 的梁板中因受到约束而产生较大的拉应力,造成结构的开裂。因此,超长混凝土 框架结构必须通过有效的设计和合理的施工对裂缝进行控制。 本文运用SAP2000 有限元软件,首先对300 米~500 米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的 温度收缩效应进行了系列模拟分析,总结了其内力及应力分布规律。 然后,分析了补偿收缩混凝土、预应力技术、后浇带布置以及其它施工构造 等裂缝控制措施。①在补偿收缩混凝土方面:分析膨胀混凝土的补偿收缩效果, 并总结了其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原则;②在预应力技术方面:总结了预应 力技术在超长结构中的设计原则,分析了次轴力对预应力效应的影响,提出了次 轴力系数在框架结构中的取值范围;③在后浇带布置方面:通过结合预应力筋张 拉对后浇带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并运用算例分析,评价了后浇带布置的新方案; ④在其它施工构造措施方面:结合算例,分析了结构端部若干排设定向滑动支座 方案的有效性。 最后,提出了 500 米内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案及设计步骤,并通过 具体结构算例对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 依据以上计算及分析内容得到结论如下: ① 在均匀降温作用下,框架结构随其纵向长度的增长,温度内力的分布规律 是一致的,其具体分布规律如下:由端部到中部节点变形、梁柱截面的峰值内力 及应力逐渐减小,梁板中的平均内力及应力逐渐增大;框架柱的最大拉应力出现 在边柱底端截面,框架梁的最大拉应力出现在边梁靠近边柱的端截面,楼板的最 大拉应力出现在结构对称轴处截面。在多层框架结构中,各层温度作用的分布规 律与单层的相似;随着楼层的增加,温度收缩效应迅速衰减,只在底部两层较为 显著,以至于其余楼层可以忽略不计。 ② 对预应力的配筋设计除考虑预应力损失外,还应计及次轴力的不利影响。 通过结合后浇带的划分方案张拉预应力筋可以部分的提高预压力效应,减弱结构 中的次轴力。由此得到考虑了预应力筋张拉的后浇带设置原则为:后浇带所划分 的预应力筋张拉单元的跨数宜少;后浇带浇筑完成后,预应力筋张拉单元的跨数 应少(建议不超过两跨),且在结构中部应布置跨数少的预应力筋张拉单元。 ③ 结构端部若干排设定向滑动支座可以有效减弱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温 度收缩作用。在结构端部的减弱作用最显著,越向结构中部减弱作用逐渐下降。 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④ 对于500 以内的超长混凝土结构,按照本文提出的裂缝控制设计方法,采 用高性能补偿收缩混凝土、结合预应力筋张拉的后浇带合理布置方案以及在结构 端部设定向滑动支座等措施,可以满足我国

文档评论(0)

ww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