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龙茶产业规模经营问题地研究.doc
乌龙茶产业规模经营问题研究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安溪铁观音、大红袍等乌龙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持续热销,乌龙茶行业整体也得到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日益增强。通过对我国乌龙茶产业生产情况、种植面积及产量等的研究,找出了乌龙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对我国乌龙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通过研究我国乌龙茶主产区的生产概况,运用数据分析法解析了近年来我国乌龙茶种植面积和产量,以实证调查法说明了我国乌龙茶行业总体市场竞争格局及特点,最后找出了乌龙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乌龙茶行业是我国茶叶产业中的一朵奇葩,希望下文的论述能为乌龙茶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设性意见,从而促进整个乌龙茶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乌龙茶;生产概况:竞争格局
前 言
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茶叶品类之一,品种众多且风格各异,在国内外市场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安溪铁观音、大红袍等乌龙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持续热销,乌龙茶行业整体也得到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目前,乌龙茶行业已成为我国茶叶产业中的一朵奇葩。
1、我国乌龙茶生产情况
目前,我国乌龙茶主要有三大产区,分别是福建、广东、台湾。其中,福建是乌龙茶的发源地和最大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所产乌龙茶按地域分为闽北乌龙和闽南乌龙两大类[1]。各乌龙茶生产县(市)主要分布在武夷山脉、戴云山脉和博平岭三大山脉。其中,武夷山脉为闽北乌龙茶的主产区,境内包括:武夷山、建瓯、建阳等县(市);戴云山脉境内主要包括:安溪、永春、南安、德化、大田、永安、仙游、沙县等县(市),所产乌龙茶以安溪铁观音为主要代表;博平岭境内则主要包括:漳平、华安、南靖、平和、诏安、云霄、漳浦、长泰、龙海等县(市),主产地在漳平,品种以水仙为主。
广东作为我国乌龙茶的另一重要产区,具体包括:潮州市的潮安县,揭阳市的普宁,揭西梅州地区的梅县、大埔县、蕉岭县、丰顺县、兴宁市等,粤北地区的英德市和粤西地区的罗定市和廉江市等地也有生产。主要茶叶品种有凤凰水仙、岭头单枞、饶平色种、大叶奇兰等。其中以潮安凤凰山区的凤凰水仙最为著名,其成品茶分为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和凤凰浪菜三个品类。凤凰单枞素有“味美、色翠、香郁、味甘”之誉,为广东乌龙茶的主要代表。
台湾茶树种植和茶叶生产仅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当地的地理、气候及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所产制的乌龙茶以包种茶、冻顶乌龙、白毫乌龙茶(东方美人)等最为著名。台湾茶园现主要分布在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南投、云林、嘉义、高雄、台东、花莲、宜兰等县(市)。另外,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许多非乌龙茶传统产区也相继开始进行乌龙茶的引种试制。目前,四川、湖北、湖南等部分地区的乌龙茶生产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产量。据农业部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川、鄂、湘三省的乌龙茶产量均达到3500吨以上[2]。
2. 种植面积和产量
近年来,随着乌龙茶国内市场销量的不断提升,其产量也在逐年增加。2011年,全国乌龙茶总产量达到19.97万吨,较上一年增加近2万吨,增幅11%。其中,福建乌龙茶产量达到15.7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79%,较2010年增长近7%;广东乌龙茶产量为2.7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4%,较2010年增长17%。目前,福建、广东两省乌龙茶产量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90%以上[3]。
2010年我国乌龙茶种植面积约为106.7千公顷(不含台湾省),其中福建省乌龙茶种植面积为86.7千公顷,占全省茶园面积的43%,约占全国乌龙茶种植面积的81%;广东省乌龙茶种植面积为13.3千公顷,占全省茶园面积的32.6%,约占全国乌龙茶种植面积的12.5%。福建和广东两省乌龙茶种植面积占到我国乌龙茶种植面积的93%以上[3]。
2011年福建茶园面积为211.3千公顷,较2010年增加10.1千公顷,增幅5%;广东省2011年茶园面积为41.1千公顷,较2011年增加0.3千公顷,增幅0.7%[3]。
3、乌龙茶行业总体市场竞争格局及特点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类茶叶企业纷纷涌现,整体数量不断增多。但其中多为中小型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综合实力不强,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均较低,市场集中度不高。目前在我国部分地方已培育出了一些区域性的龙头企业或知名品牌企业,如天福、安溪铁观音集团、华祥苑、八马茶业、大益、张一元等,这些企业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占有率的逐步扩大,相继在全国建立起独立的产品供应体系和销售渠道网络,其市场份额相对有所集中。但就茶叶市场整体而言,这些茶企所占市场份额依然不大。同时,各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彼此间竞争不断,尤其是在我国茶叶市场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目前,我国茶叶行业整体竞争激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