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炉管结垢量的测定余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锅炉炉管结垢量的测定余楠.ppt

步骤方法 4.涂保护层 将样管除受热面外的其余各表面均匀涂上一层指甲油,置于通风干燥环境中自然晾干。 干后仔细检查涂层情况:受热面之外的其余各表面是否完全被指甲油涂上,特别是受热面与非受热面的交界处是否涂上,以及涂层是否均匀。若发现有未涂上或者不均匀之处,要补涂指甲油,直至符合要求。 步骤方法 取出样管,先用蒸馏水冲洗,后将样管放在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钝化,取出后用除盐水冲洗数次,立即用电吹风吹干(或用酒精冲洗数次),置于干燥器内干燥1小时,然后称出管样质量m2 ,同时作好记录。 步骤方法 清洗 大修小结 根据《山东省电力工业局监督技术条例化学监督技术条例》以及分析数据和检查情况,本次大修#4机组水冷壁向火侧结垢情况属于一类,水冷壁腐蚀属于二类。建议加强机组启动阶段的水冲洗,根据化学监督通知单及时调整定排和连排的开度,确保水质合格,防止腐蚀和结垢现象发生。 化验班 余楠 选题原因 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在炉管的内壁上总会或多或少沉积一些垢和腐蚀产物。这些沉积物的存在,将妨碍锅炉受热面正常传热,导致管壁超温,甚至使炉管鼓包或爆管。为了防止恶性事故发生,保障锅炉受热面正常工作,必须保持炉管受热面内清洁,这就必须保障水汽品质符合汽水质量标准的要求。为此,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间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锅炉清洗。 选题原因 进行锅炉清洗之前必须计算使用的酸量,选择酸洗工艺,确定酸洗参数,这些工作都应根据炉管结垢量及垢和腐蚀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因此,锅炉炉管结垢量的测定,对化学清洗具有重要意义,应采取统一的方法。 步骤方法 1.割管要求 (1)割管选择顺序: 爆管附近的管。 胀粗或变色附近的管。 热负荷最高部位的管。 (2)割管长度: 水冷壁管的割管长度不少于500mm,若以火焊切割应充分考虑热影响区,确保分析管样的有效长度。火焰切割带鳍片的水冷壁时,为了防止切割热量影响管内壁垢的组分,鳍片的长度应保留3mm以上。请锅炉专业在大修开始10天内将管样交化学专业。 步骤方法 2.割管的标识 割管位置:叙述水冷壁墙名称、水平位置、标高 表面状态:每根管内壁颜色和腐蚀结垢情况 垢量:每根管向火侧和背火侧的结垢量 步骤方法 3.管样的制取 从现场割回的炉管,送到加工车间按要求经过截取、剥皮、精加工等步骤车出管样,车床加工不能加冷却剂,车速不应过快,进刀量要小,应做好方位流向标志。外壁车薄至2mm~3mm厚,再锯割成40mm~50mm长,按向、背火侧剖开,修去毛刺。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割取的管样应避免强烈振动和碰撞,制好的管样不能溅水。 步骤方法 取到管样后立即外观检查: 管样外壁:有无破口、鼓包,有无明显减薄; 剖管检查向火侧:垢色、腐蚀特征,如有无溃疡性腐蚀、氢脆、垢下腐蚀等; 剖管检查背火侧:垢色、腐蚀特征,如有无溃疡性、氢脆、垢下腐蚀等。 步骤方法 步骤方法 涂保护层: 步骤方法 5.称重 涂层干燥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重,精确到0.1毫克,同时作好记录,清洗之前的重量计作m1。 步骤方法 6.清洗: 将上述称量过的管样垂直放入600毫升烧杯中,加5%—6%的盐酸溶液(含有0.2%—0.5%缓蚀剂)至酸液面没过管样1厘米左右位置。 加热至60℃,并用套有胶头的玻璃棒搅动,直至管样内表面的沉积物全部清洗干净。若经过浸泡以后沉积物不能完全脱落,要用胶头玻璃板在管样沉积物处轻轻擦动,直至沉积物完全清洗干净,记录浸泡时间。 步骤方法 步骤方法 7.测量计算: 测量管样受热面的面积(即管样未涂指甲油的面积),由于炉管内表面是内螺纹,所以不方便直接用千分尺测量,要用纸紧密贴在管样内壁上,用剪刀沿边沿剪下,然后测量计算纸的面积。 结垢量:管样清洗前后的重量之差(m1-m2)除以受热面积即为炉管结垢量; 结垢速率:结垢量除以锅炉运行年限即为结垢速率。 2014年9月#4机组A修水冷壁割管原始记录 管样名称 洗前重量 g 洗后重量 g 减重 g 有效面积m2 结垢量 g/m2 沉积速率 g/m2.a 水冷壁原始管 向火侧 36.7349 35.8383 0.8966 0.00375 239.09 平均 239.37 15.10 平均 15.12 水冷壁原始管 向火侧 64.2646 63.3635 0.9011 0.00376 239.65 15.14 水冷壁原始管 背火侧 36.4848 35.8517 0.6331 0.00340 186.21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