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中东部省域面板数据.pdf

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中东部省域面板数据.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03月 (第28卷第O3期) 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Mar.,2014 (Vo1.28,No.03) 但也存在如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现有研究大多是给出工业 效率就是要在源头消减环节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 生态效率的总的测算值,无法了解各工业生产环节生态效率 少污染物产生;同时在末端治理环节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 水平,对生态效率改进的政策指导性不强。文献 [¨]虽然 理以消除或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因此从工业生产过程的角 将生态效率分解为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但环境效率同时受 度,工业产业生态效率应分解为源头消减效率 (即资源效率 到工业生产过程中源头消减环节和末端治理环节的影响 “, 和产污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如此 ,通过区分污染物产生 不利于发现应该从哪个生产环节改进生态效率。鉴于此,本 量和排放量 ,结合工业生产过程,从源头消减和末端治理两 文结合生态效率的理念和工业生产特点,将工业生态效率分 个层面表征工业系统的生态效率水平 ,能增强指标的解释能 解为源头消减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两生产环节生态效率,以 力,丰富工业生态效率的内涵。 期增强研究指标的解释能力和政策指导性。二是现有研究侧 (二)区域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 重于工业生态效率的评价研究,对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欠 1.源头消减效率、末端治理效率评价 缺,或者不够全面,深人分析各个生产环节生态效率影响因 若用符号G代表工业系统向社会提供的经济价值,符号 素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本文拟用面板数据建立经济计量模 Ⅳ表示工业系统的资源投人量,Q、Q:分别代表工业系统产 型分析各因素对上述两生产环节生态效率的影响,以期寻求 生、排放的污染物环境影响总和,根据上述分析,工业系统 各生产环境改进生态效率的策略。相比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 的源头消减效率 (用符号屁表示)可定义为: 数据,面板数据可以控制个体的异质性和共线性问题,提供 = (尺l+R2)/2 (1) 更多的自由度和效率,提高模型参数估计量的有效性。文献 其中,R :G/N是资源效率,它表示单位资源投人产 [13]对面板数据建立Tobit回归模型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 , 生的经济价值;R2=(Ql是产污效率,它是单位经济产出 但Tobit模型估计要求两部分模型中解释变量不完全相同且随 所产生的环境负荷的倒数。由于R1、尺2量纲不同,具体计 机变量服从联合正态分布,否则可能导致模型不可估计 。 算时须先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 (标准化方法见下文内容)。 本文根据F检验结果选择最优面板数据模型,以克服上述不 工业系统的末端治理效率(E)可定义为: 足。三是研究中国四大经济区域 (东、中、西、东北)工业 E=Ql/Q2 (2) 生态效率差异的文献甚少,至今还未见对中国中部地区工业 利用 (1)式、(2)式,即可算出第s个评价区域第t年 生态效率的研究。中部地区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 的源头消减效率 、末端治理效率值 R 、E ,t=2005, 使得相关资源型产业得到了充分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资源 2006,…,2010。为了对第S个区域两个生产环节生态效率 消耗和环境恶化 ,因此评价中部地区工业生态效率对解决 有个整体直观的认识,需对已求得的6年的源头消减效率评 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有重要意义。 价指数R1,R …,R 进行综合评价。这里运用主成分 基于以上分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