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低渗透储层及其地质建模的研究.pdf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低渗透储层及其地质建模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濮城油阳南区沙二上4—7砂层组为小型闭塞陆相断陷湖盆三角洲前缘沉积, 基准面变化主要受构造脉动性活动的控制,通过岩心观察、沉积界面的识别,结 合测井响应,可以识别出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远砂坝3种超短期基准面旋回; 由超短期旋回所组成的地层叠加样式确定出对称型、上升不对称型和下降不对称 型短期基准面旋回;3个短期旋回组成向湖进积叠加样式,为一下降半中期旋回, 反映水体逐渐变浅湖退过程。利用旋回对比原理,在标准层的控制下,4—7砂层 组划分为4个砂层组19个小层。整个沉积期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 微相为主,自下而上形成远砂坝一河口坝一分流河道~天然堤一分流间湾相层序。 储层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低、属低渗储层:发育原生粒间孔、残余粒间孔、晶 间及晶内微孔、溶蚀孔及微裂缝5种孔隙类型;储层孔隙小、喉道细,孔喉参数 变化范围大、分选和均质程度低。储层岩石目前处于晚成岩A.亚期,主要经历了 压实、胶结、自生矿物充填、溶蚀等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沉积作用是低渗形成 的内因,沉积时低的成分、结构成熟度,高的塑性岩屑和杂基含量,不仅直接导 致储层低孔低渗,且极易被压实;单层厚度小、粒度细、胶结物含量高、原生孔 隙不发育,导致地下酸性流体难以进入,使溶蚀作用难于进行。成岩作用是低渗 形成的根本条件,中.强的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空间不断缩小、iL渗性降低、 岩石致密;而溶蚀作用不充分,对储层没能发挥明显的改造作用,也是低渗形成 的一个重要原因。储层平面、层间、层内、微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4—7砂层组 储层具有强的非均质性。利用相关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储层退汞效率与孔隙结构参 数的关系,认为储层退汞效率与各孔隙结构参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流动单元划分中选取了孑L隙度、渗透率、油藏品质指数和流动层指数4个参 数,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取心井和非取心井划分为A、B、C、D4类流动单元; 并依据沉积微相分布特征,通过井间流动单元预测,确定了流动单元的空间展布。 A类流动单元具有最好的储集物性,主要存在于分流河道下部,B类流动单元储 集物性好,主要存在于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中,C类储集物性一般,而D类流动单 元储集物性则最差。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流动单元法可以用来预测剩余油分布。 构造和储层参数三维地质模型研究表明,砂体向西北、西南方向尖灭,纵向 上砂体向上逐渐增多,反映为退积式三角洲前缘沉积;储层属性参数在平面上呈 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东部物性好,向西物性变差。利用三维地质模拟提供的模型 进行的油藏数值模拟,无论是全油藏还是单井与实际相吻合都较好。 主题词:濮城油田,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流动单元,储层地质模型 ofthe Reservoir A OBtheCharacteristics Study Low-permeability andIts sandsetsofthe GeologicModeling,4-7 upper memberofthe Oilfield 2nd Formation,Nanqu,Pucheng Shahejie Abstract 4-1 inthe ofthe2“omemberofthe Formationinthe The sandsets upper Shahejie toakindofdeltafront ina southof Oilfield developed Pucheng belongs depositi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