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漫塔格地区虎头崖矿田控矿构造及其矽卡岩矿床成矿规律.pdf

祁漫塔格地区虎头崖矿田控矿构造及其矽卡岩矿床成矿规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万方数据 Ore Controlling Structure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the Hutouya ore field in Qimantage Area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Liu Wei Supervisor:Prof. Yang Xingke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China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摘 要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处昆北断裂带内的东昆仑早古生代(P )结合带,北邻柴达木地 Z1 块,南接早古生代-晚古生代(P -P )复合岩浆弧。研究区地层出露较齐全、构造环境多 Z1 Z2 样、赋矿层位丰富、构造期次多、岩浆活动频繁,演化历史极为复杂。从矿床成因特征 来看,祁漫塔格地区具备斑岩+矽卡岩型+热液+热水喷流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虎头崖矿田地处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属于该区重要的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 床。以矿田构造和矽卡岩矿床成因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虎头崖矿田进行构造-岩相填 图、构造路线调研、剖面实测、硐钻槽编录及样品采集分析等大量研究工作,结合前人 对岩石学、矿床学的认识,将矿田区控矿构造特征与矽卡岩矿床成因进行详细的分析,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控矿构造与成矿的时间关系:成矿前构造主要有NWW向昆北断裂及次级构造,主 要形成于早古生代;成矿期构造主要有 NWW-近 EW-NEE 向二级构造,包括了继承成矿前 构造的成矿期构造及成矿期形成的断裂、背斜等,一般形成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成 矿后构造主要是NE向、近SN向断裂,形成于印支期之后。 2.控矿构造与成矿的空间关系:区域性昆北大断裂具有导矿性质,是岩浆热液及含 矿流体运移通道,这些物质在地壳中浅部进入贯通的矿田内各个二级断裂构造,并不断 地向浅部运移,在矿田内中晚印支期侵入岩与不同时代围岩接触带、断裂带、不同岩性 接触面及岩浆热力背斜附近冷凝结晶,形成与矽卡岩有关的多金属矿体,部分含矿热液 则继续沿断裂向远端运移,形成断控热液型多金属矿体。其中这些控制矿带形成的构造 属控矿构造,而这些构造带的次级构造直接控制矿体的分布,属于容矿构造。矿田内近 EW 向、NWW 向和NEE 向断裂构造以及构造复合部位、岩体接触带、背斜核部张性裂 隙及不同岩性的接触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 3.通过对构造应力场分析、应力场形成时代的确定、构造与成矿时空关系的厘定, 初步划分三期次应力场特征,主要为:(成矿前)NNE-SN→NNE→NW→NNW→ (成矿 期)NNE-SN-NNW→ (成矿后期)NW-NWW→NEE-EW→SN,并为未来区内的构造应 力场的研究提出了确定原则,并归纳出了研究区构造应力演化过程。 4.矽卡岩型多金属成因分析:矽卡岩原岩恢复,表明其原岩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 矽卡岩的常量元素协变关系分析,表明其具有交代型矽卡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硅质岩常 量元素相关性分析,表明其属于非热水沉积硅质岩;对岩体、矿石、矽卡岩及围岩等矿 I 万方数据 床岩石组合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等进行分析,认为该矿床形成是与石英斑岩、似斑 状二长花岗岩具有直接成因联系的。并总结出主微量元素迁移规律,其中主量元素 Si、 A1 、Fe 、Ca、K 、Na 等迁移明显;某些微量成分的变化是较为明显,岩体及碳酸盐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