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高考基本功.ppt
择高处立 向宽处行 ——学科能力与教学策略 束鹏芳shupf@ 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 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 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全国历史教师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一、历史高考的专业化与次历史性 1.主题:从革命史转向现代化 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历史高考的专业化与次历史性 07广东【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一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一、历史高考的专业化与次历史性 2.结构:从事件转向阶段结构和年代结构。即由通过具体事件来把握历史内容,转向通过理解某一历史阶段(或若干年间如每十年、每百年等)的主要特征来把握整体的历史内容。 (2007广东)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2011广东)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2012广东)“格致”到“赛因斯” 、“民主”、“经济”等概念里的历史,都是指向于历史的阶段特征与阶段变化 一、历史高考的专业化与次历史性 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东方杂志》(1933年)“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申报月报》(1933年)“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一、历史高考的专业化与次历史性 (2011江苏)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事件结构向阶段结构的转变 2012江苏科举制度的评述:在阶段结构中理解历史内容和宏观之处。 一、历史高考的专业化与次历史性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一、历史高考的专业化与次历史性 3.方法:比较史学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 (广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