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堂净化——苏轼.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雪堂净化——苏轼.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行书线条(撇捺) 思考题 从苏轼艺术名言中,你对艺术创新的理解是什么? 生卒年 1037-1101 籍贯 眉州眉山(今四川省) 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人称 苏眉州 苏东坡 出生月日 1月8日(宋仁宗景佑三年腊月二十九) 生肖 鼠 星座 摩羯 性格特点 热情浪漫 豁达乐观幽默 疏狂率真 书法擅长 行书 艺术名言 “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主要书迹 《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 《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 智能结构 书家 画家 诗人 词人 散文家 书家档案-- 苏轼 学习动物精神 11、机智应变的猴子:工作的流程有时往往是一成不变的,新人的优势在于不了解既有的做法,而能创造出新的创意与点子。一味 地接受工作的交付, 只能学到工作方法 的皮毛,能思考应 变的人,才会学到 方法的精髓。 学习动物精神 12、善解人意的海豚:常常问自己:我是主管该怎么办才能有助于更好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在工作上善解人意, 会减轻主管、共 事者的负担,也 让你更具人缘。 * * * * * * * * * * * * * * * * * * 第 六 章 雪堂的净化—— 苏轼与《黄州寒食诗帖》 元丰五年(1082年)是苏轼文学艺术创作最绚丽、最璀璨的一年。 三月寒食吟《黄州寒食诗》二首;七月十六游黄冈赤壁,赋《前赤壁赋》、倚声《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十月十五重游赤壁,又有《后赤壁赋》问世。 《寒食诗》有自书诗帖传世,被后人奉为“天下第三行书”。 四川眉山三苏祠 四川眉山三苏祠 苏轼是封建社会理想文人的典范,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不可多见的“全才”、“奇才”,也是世界文化史上顶级人物之一。他是文人画的首倡者,书法是宋四家尚意书风的领军人物。 苏轼的“乌台诗案”是因“至大至刚之气”引发。贬到黄州后,由“东坡”军营废址而有“雪堂”,调适心态,升华才情。 湖北黄州赤壁 湖北黄冈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黄州寒食诗》释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 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 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 行,共129字。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中阴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乌衔纸、 坟墓……渲染出一种沉郁、凄怆的意境。表达出了作者时运不济谪居黄州的灰暗烦闷的心境。 从文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可以想见他窘迫的生活。这两首诗放在苏轼三千多首诗词中,并非是其上乘之作。而当作者换用另一种艺术形式——书法表达出来的时候,那淋漓多姿、意蕴丰厚的书法意象酿造出来的悲凉意境,遂使《黄州寒食诗帖》成为千古名作。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 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馀卷,必以此为甲观”。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中山松醪赋》 李白仙诗卷 祭黄几道文 赤壁赋 苏轼行书 《答谢民师论 文帖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