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流信息系统解说.ppt
第九章 物流信息系统 商流、物流、信息流是从流通内部结构描述流通过程的“三流”概念。 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系统中,既如同其它物流职能一样表现,成其为子系统,又不同于其它物流职能,它总是伴随其它物流职能的运行而产生,又不断地对其它物流职能以及整个物流起支持保障作用。 第九章 物流信息系统 第一节 物流信息 第二节 物流信息系统 第三节 物流信息系统设计(阅读) 第四节 物流决策系统(阅读) 第一节 物流信息 一、信息的概念与特征 二、物流信息 三、物流信息的特点 四、物流信息的作用 五、物流信息的种类 六、物流信息的收集与传递 一 、 信息的概念与特征 信息论之父——香农(1916):信息是一个事件发生概率的对数的负值。 控制论奠基人——维纳(1894-1964):信息是人类在适应外部世界时以及在感知外部世界而作出调整时与外部环境交换的内容的总称。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所谓“信息”最简单的定义可理解为“消息”。更确切的定义是“生活主体同外部客体之间有关情况的消息”。 一般认为: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状况及其特征的反映,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表征,它包括各种消息、情报、资料、信号,更包括语言、图象、声音等多媒体数据。 信息科学则是关于信息的形态、传输、处理和存贮理论的学科。 在计算机术语中有数据和信息这两个名词: 数据,是指尚未根据特定的目标作出评价的各种事实。 信息,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经计算机处理、加工之后的数据产生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信息。 (1)客观性 (2)抽象性 (3)感知性 (4)传递性 (5)存储性 (6)载体的依附性 (7)价值性 (8)价值的相对性 (6)载体的依附性 信息必须依赖一定的载体才能体现出来,但是信息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常见的信息载体 :语言,文字,声音,图像,音频,视频,纸张,胶片等 。 (7)价值性 信息给我们提供的价值与物质、能量有很大的不同。 信息的价值有两方面体现: 一方面:直接体现为意识形态,提高精神生活、思维能力。如信息(知识)可提高我们的素质。 另一方面:作用于实践,提高物质、能量的生产与使用。如信息(情报)可提高军事行动成功的机率。 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曾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 这就是信息的价值性。 (8)价值的相对性 近一向柴油供应极度紧张,全国各地许多加油站甚至出现了无油可加的局面。即使有油,车子加油也要排很长的队,甚至加油的量还受到严格控制。 司机和同学们都获知了这么一条信息,起的作用一样吗? ——信息具有价值的相对性。 (9)时效性 如股市的狂涨与暴跌——预计永远赶不上变化。 (10)共享性 这是信息不同于普通物质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 一般物质与人分享后,原来的物质中会有一部分的使用价值流失; 而信息与人分享后会怎样? (11)可伪性 1944年6月6日凌晨,美国和英国的2390架运输机和846架滑翔机,从英国20个机场起飞,载着3个伞兵空降师向南疾飞,准备在法国诺曼底海岸后边的重要地区着陆。这就是著名的“诺曼底登陆”的开始。 盟军在法国诺曼底成功登陆,也是一次欺骗战术运用得极为成功的典范(加莱)。 ——信息的可伪性。 薯条测谎法 学生A,B,C,D,E经常在校吸烟,x老师在办公室一一审理。 x老师:“你在校有吸烟吗?” A学生:“有。” x老师:“好啊!还挺理直气壮的!立刻叫家长来。” A学生走到办公室外对B,C,D,E说:“千万别说有吸烟。” B,C,D,E齐道:“多谢,果然是兄弟。” 薯条测谎法(续一) x老师:“B进来。” B学生:“是。” x老师:“你在校有吸烟吗?” B学生:“没有。” x老师:“吃条薯条吧!” B伸出两个手指头接过薯条。 x老师火冒三丈:“还说没有!叫家长来。” B学生垂头丧气走出办公室。 薯条测谎法(续二) x老师:“吃条薯条吧!” C小心翼翼接过薯条,心想:幸好。 x老师:“蘸些番茄酱吧!” C拿着薯条伸到番茄酱碟蘸番茄酱,一不小心蘸到的番茄酱太多了 食指轻盈快速地在薯条上方点了几下,被蘸得太多的番茄酱纷纷落下。 x老师:“动作还挺熟练的,快叫家长来。” 薯条测谎法(续三) x老师:“吃条薯条吧!” D小心翼翼接过薯条。 x老师:“把这些都拿出去分给同学们吃吧!” (D大喜)把薯条放到耳朵处夹住,双手准备去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