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9-建筑构造建筑认知.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建筑构造建筑认知.ppt

通过完成建筑施工图纸“设计说明”识读任务,引领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达到的知识目标是: 1.了解建筑构造的基本设计原则; 2.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3.掌握建筑的分类、分级及划分的原则。 任务目标: 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各种因素 了解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建筑工程中,一般将导热系小于0.3 W /m·K(瓦/米·开)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大小说明材料传递热量的能力。选择容重轻、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如加气混凝土、浮石混凝土、膨胀陶粒、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等为骨料的轻混凝土以及岩棉、玻璃棉和泡沫塑料等可以提高维护构件的热阻。其中轻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做成单一材料保温构件。这种构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3.防潮防水 冬季由于外维护构件两侧存在温差,室内高温一侧水蒸气分压力高,水蒸气就向室外低温一侧滲透,遇冷达到露点温度时就会凝结成水,构件受潮。雨水、使用水、土壤潮气和地下水也会侵入构件,使构件受潮受水。表面受潮受水会使室内装修变质损坏,严重时会发生霉变,影响人体健康。构件内部受潮受水会使多孔的保温材料充满水分,导热系数提高,降低维护构件的保温效果。在低温下,水分形成冰点冰晶,进一步降低保温能力,并因冻融交替而造成冻害,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如图1.1.3所示 4.避免热桥 外维护构件中,经常设有导热系数较大的嵌入构件,如外墙中的钢筋混凝土梁和柱、过梁、圈梁、阳台板、挑檐板等。这些部位的保温性能都比主体部分差,热量容易从这些部位传递出去,散热量大,其内表面温度也就较低,容易出现凝结水。这些部位通常叫做围护构件的“热桥” 。 二、 建筑防热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候炎热,高温持续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高。建筑物在强烈的太阳辐射和高温、高湿气候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围护构件将大量的热传入室内。室内生活和生产也产生大量的余热。这些从室外传入和室内自生的热量,使室内气候条件变化,引起过热,影响生活和生产 1.降低室外综合温度 室外综合温度是考虑太阳辐射和室外温度对围护构件综合作用的一个假想温度。室外综合温度的大小,关系到通过围护构件向室内传热的多少。在建筑设计中降低室外综合温度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合理的总体布局、选择良好的朝向、尽可能争取有利的通风条件、防止西晒、绿化周围环境、减少太阳辐射和地面反射等。对建筑物本身来说,采取浅色外饰面或采取淋水、蓄水屋面或西墙遮阳设施等有利于降低室外综合温度 。 2.提高外围护构件 的防热和散热性能 炎热地区外围护构件的防热措施主要应能隔绝热量传入室内,同时当太阳辐射减弱时和室外气温低于室内气温时能迅速散热,这就要求合理选择外围护构件的材料和构造类型。 3.带通风间层的外围护构件 既能隔热也有利于散热 三、建筑节能 1.建筑节能的意义和节能政策 2.建筑节能的含义及建筑能耗的构成 3.我国建筑节能的基本目标 4.建筑设计中采取节能的主要措施 任务二 建筑的分类、分级及划分原则 任务目标: 了解建筑分类的方法; 掌握建筑的分类和分级基本原则; 掌握建筑具体的分类和分级。 一、民用建筑的分类 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同分 1)居住建筑:如:住宅、宿舍、公寓等; 2)公共建筑:如: (1)生活服务性建筑:如食堂、菜场、浴室、服务站等; (2)文教建筑:如教学楼、图书馆、文化宫等; (3)托幼建筑:如幼儿园、托儿所等; (4)科研建筑:如科研所、科学实验楼等; (5)医疗福利建筑:如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 (6)商业建筑:如商店、商场、餐馆、食品店等; (7)行政办公建筑:如各类办公楼、写字楼等; (8)交通建筑:如车站、航空港、水上客运站、地铁站等;(9)通信 建筑:如电台、电视台、电信中心等; (10)体育建筑:如体育馆、体育场、训练馆、游泳馆、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 (11)观演建筑:如电影院、剧院、音乐厅、杂技厅等; (12)展览建筑:如展览馆、博物馆、文化馆等; (13)旅馆建筑:如宾馆、旅馆、招待所等; (14)园林建筑: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 (15)纪念建筑:如纪念碑、纪念堂、纪念馆、纪念塔等。 2.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 应符合下列规定(GB 50352——2005)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 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