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導讀《高級迷信》以及如何讀它.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導讀《高級迷信》以及如何讀它.doc

    導  讀──《高級迷信》以及如何讀它 陳瑞麟 一切都該從索卡事件(Sokal Affair)談起。(Alan Sokal)是美國一位抱持左派政治觀點的物理學教授,1996年在著名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期刊《社會文本》(Social Text)上發表了一篇〈逾越邊界:邁向量子重力的一個轉形詮釋學〉(“Transgressing the Boundaries: Towards a Transformative Hermeneutics of Quantum Gravity”)。這是一篇驚人的「鴻文」,大量引證科學的社會建構論、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女性主義科學哲學等等學派論科學的相關文獻,並以他們的觀點「正經八百地」「詮釋」量子重力理論。索卡在本文中的目標是指出:最近量子重力的發展,「綜合且替代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海森堡的量子力學….這個概念革命,已深化了一個未來的後現代和解放科學(postmodern and liberatory science)的內容之涵意。」 數天後,索卡在另一本期刊《佛蘭卡語》(Lingua Franca)上也發表了一篇〈一位物理學家在文化研究上的實驗〉(“A Physcist Experiments With Cultural Studies”),說明在《社會文本》上的那篇文章,只是一堆無意義的胡謅!結果當然震撼了美國學術界(包括科學界與人文社會學界)。於是,索卡這篇文章又被稱作「索卡的惡作劇」(Sokal’s Hoax)。(Science Wars),戰火擴及大西洋兩岸,並延燒至今。 索卡事件與「科學戰爭」不僅喧騰國際,在台灣學術界(至少「科學研究」(science studies)界與關心科學研究的科學界之間)也很知名。除了學者為文正式評論「科學戰爭」外,在「科學研究網路討論群」(Science Studies Mailing-list)的郵件討論中,也曾引發過一場爭論。然而,追根溯源,這場大風波的始作甬者,就是這本《高級迷信》了。原來,索卡的惡作劇就是因為他讀了《高級迷信》之後,滿腹疑惑,因而想「實驗」看看:那些論及科學的人文學者,真的像《高級迷信》所指控的那樣嗎? 《高級迷信》是數學家李維特(Norman Levitt)和生物學家葛羅斯(Paul R. Gross)的合著,一本對準人文社會學者的「科學論述」之「批判大全」。於1994年發行初版。1998年出了第二版,兩位作者們增寫了一篇「1998年版序」,回溯初版所引發的反應,同時大肆暴露這幾年間交戰兩方的許多「高級內幕」。除了令他們洋洋得意的「索卡事件」外,還有當然,口吻免不了再度確認自己當初的「高瞻遠矚」。 寫作《高級迷信》的兩位科學家,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地批判人文學者的「科學論述」呢?自命左派的索卡,為什麼又要玩一場掀起「科學戰爭」的惡作劇遊戲呢?「科學戰爭」發生後,為什麼大批科學家紛紛投身加入這場戰火中呢?他們所批判的「科學論述」又是哪一種「科學論述」呢?我們可以說,最令科學家憤怒的是所謂的「科學的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vism of science)和各種「基(激)進科學研究」 (radical science studies)。 。(T. Kuhn)、(P. Feyerabend)和傅柯(M. Foucault)等人是「科學研究」的先驅或開創者;「科學研究」則是他們的觀點、方法、題材所發展和擴大的一個新興學門。當然,對科學活動的研究──特別是科學史──早在十九世紀已萌芽。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學術上也正式誕生了「科學哲學」和「科學社會學」。然而,正是因為孔恩等人帶來觀點和方法上的衝擊,將種種對科學不同面向的研究推向一個新階段。   從研究進路來看,我們可以說「科學研究」意指從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科學人類學、科技政策等面向而對科學進行一種跨學科、整合性的研究;在這樣的研究當中,各傳統學科之間的界限並不截然區分。這種研究方式,在孔恩等人的作品中,已經頗為完備了。在當前學界中,認同自身的研究為「科學研究」者,多半抱持種種不同版本的「(社會)建構論」立場。這是因為「科學研究」既然標榜「整合性研究」,則科學活動的「社會」環境,必然是重要環節之一。所以,「科學研究」也可較狹義地定義為「站在(社會)建構論立場上,而從事科學活動的整合研究。」當然,也有一些人主張較廣義的「科學研究」定義,認為只要是以「科學活動」為研究主題者,不管觀點、立場、方法如何,就可以算是「科學研究」。   至於「基進科學研究」則是「科學研究」中進一步強調「徹底、基進的」立場(反實在論、反西方中心、傾相對主義的),把科學看成是擁有巨大權力的支配體制,而和傳統上對科學的啟蒙、進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