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黄工程通水方报告0411(余修改x).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穿黄工程通水方报告0411(余修改x)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 穿黄河工程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年月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 穿黄河工程 批 准: 审 查: 校 核: 编 写: 1 穿黄工程通水目的 1 2 工程概况 1 2.1 概况 1 2.2 水文气象 2 2.3 工程地质 4 2.4 工程任务和规模 5 2.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6 2.6 金属结构 8 3试通水调度运用方案 8 3.1试通水水源 8 3.2沿线主要节点水面线 8 3.3单独闸门运用 13 3.4 水击压力复核 23 3.5联合调度通水方案 24 4安全监测 27 4.1 安全监测设计 27 4.2 安全监测方案 28 5工程运行管理及自动化系统 29 5.1 工程调度运用原则 29 5.2 维护检修条件及技术要求 30 5.3 水资源管理信息自动化系统 30 6试通水运行应急预案 31 6.1实施原则 31 6.2应急响应 31 6.3应急处置措施 31 7试通水费用估算 32 7.1编制依据 32 7.2费用测算 32 1 穿黄河工程通水目的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穿黄段初期充水目的是通过对沿线水力设施、设备的合理调度操作,检验输水系统、设备设施的安装质量和运行状况,同时通过对设备必要的带水调试和对线路水力量测设备的率定,使得设备、设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保证输水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具体如下: (1)参照设计、施工、安装等有关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规定,对出湖闸、南干渠、埋管进口检修闸、滩地埋管、穿黄隧洞、穿引黄渠埋涵及出口闸等建筑及安装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整体的质量检查和鉴定,以检验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及机电设备的制造与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 (2)通过水闸试运行,了解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掌握机电设备的运行性能,测定运行中必要的技术数据,并作为正式运行的基本依据之一,为水闸编制运行规程准备技术资料。 (3)通过试充水,及时发现遗漏或尚未完工的工作以及工程和设备存在的缺陷,并及时处理,避免发生事故,保证建筑物和设备能够安全可靠地投入运行。 2 工程概况 .1 概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后,分水两路,一路向北穿过黄河后自流到天津;另一路向东自流经胶东半岛输水干线向山东半岛供水。工程规划分三期实施。一期抽江500m3/s、过黄河50m3/s、送胶东50m3/s;二期抽江600m3/s、过黄河100m3/s、到天津50m3/s、送胶东50m3/s;三期抽江800m3/s、过黄河200m3/s、到天津100m3/s、送胶东90m3/s。 穿黄河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东平湖至黄河以北输水干渠的一段输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的关键控制性项目。该工程按一、二期结合过100m3/s的规模进行建设,位于山东省东平和东阿两县境内、黄河下游中段,为Ⅰ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1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设防烈度Ⅶ度。 穿黄河工程从东平湖老湖区引水,在东平湖西堤(玉斑堤)魏河村北建出湖闸,开挖南干渠至黄河南大堤(子路堤)前建埋管进口检修闸,以埋管方式穿过子路堤、黄河滩地至黄河南岸解山村,经隧洞穿过黄河主槽及黄河北大堤,在东阿县位山村以埋涵的形式向西北穿过位山引黄渠渠底,与黄河以北输水干渠相接。工程由南岸输水渠段、穿黄枢纽工程及北岸穿引黄渠埋涵段等部分组成,线路总长7.87km。其中南岸输水渠段包括东平湖出湖闸、南干渠,全长2.54km;穿黄枢纽段包括子路堤埋管进口检修闸、滩地埋管、穿黄隧洞,全长4.61km;北岸穿引黄渠埋涵段包括隧洞出口连接段、出口闸、穿引黄渠埋涵及连接明渠,全长0.72km。 水文气象 工程所在地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少雨,冬季寒冷少雪。根据平阴、东阿站30年的降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630mm,多年平均降水日数在66日左右;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匀,6~9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70%以上;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邻近站点1964年降水量在950~1300mm,而1966年却只有200~400mm。 年平均气温在12.5~14.5之间。12~2月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2.6~0.2,日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0的日数多年平均约106日,小于-5日数约47日,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0;6~7月气温较高,月平均气温26~27.5,极端最高气温约42.6。 多年平均无霜期约210日。冬季最大冻土深可达46cm。各月多年平均最大风速,3~5月最大,为14~16m/s;7~9月最小,为9~10m/s。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约1400mm。 黄河洪水主要发生在汛期7~10月,黄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