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碛口黑龙庙山门戏台声学问题初探.pdfVIP

山西碛口黑龙庙山门戏台声学问题初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碛口黑龙庙山门戏台声学问题初探.pdf

第 31卷,第2期 科 学 技 术 哲 学 研 究 V01。31 No。2 2014年4月 StudiesinPhilosophyofScienceandTechnology Apr.,2014 山西碛 口黑龙庙 山门戏台声学问题初探 杨 阳 ,高 策 ,丁 宏 (1.山西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太原030006;2.山西大学 音乐学院,太原030006; 3.太原理工大学 政法学院,太原030024) 摘 要:山西临县碛 口古镇黑龙庙的山门戏台具有 “窑洞内外不一样”、“戏台唱戏不费力”和 “山西唱戏陕西 听”的奇妙声学效应。通过实地考察,运用声音的直射、反射、共振等声学原理,从声源、声音传播和接收三个角度 对黑龙庙山门戏台的声学效应进行探讨和分析。文章认为 “窑洞内外不一样”是庙院内窑洞对声音的汇聚、共振及 扩散传播的表现形式,“戏台唱戏不费力”是庙院内声音混响的反映,“山西唱戏陕西听”是庙院声音在庙院结构及 其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声学效应。 关键词:山西碛 口;黑龙庙;山门古戏台;声学效应 中图分类号:N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062(2014)02—0078—06 黑龙庙古戏台位于山西省临县碛 口古镇的镇 处,由北而来的黄河,与由东而至的湫水河形成交 中心,是典型的山门式戏台,它具有 “窑洞 内外不 汇。每逢暴雨季节,湫水河强大的洪水挟带大量的 一 样 ”、“戏台唱戏不费力”和 “山西唱戏陕西听” 泥沙砾石涌入黄河。积年累月在黄河河道与秋水河 等声学效应。笔者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从黑龙庙 交汇处的南半部堆积成一个高出河床五六米的乱石 建筑、戏台形制等人手,对庙院的结构、古镇的窑 滩,当地人称 “麒麟滩”。麒麟滩在短短 100米左右 洞以及碛 口古镇的地理位置作出分析,从声源、声 的距离内,将上游800多米宽的河槽顺着山势缩减 音传播和接收三个不同的角度,运用声音的直射、 成仅有80多米宽的河道,加上此地河床 5米左右的 反射和共振等声学原理对其声学问题进行深入 落差,使得这里成为水流湍急、明礁林立、暗礁无数、 探讨。 舟船难渡的险滩,即著名的黄河第二大碛——大 同碛。 一 碛 口古镇、黑龙庙及其古戏台 大同碛前的麒麟滩将大同碛上游的水位抬高, (一)碛 口古镇的地理位置和兴起的缘由 形成河面宽阔、水流平静的天然码头。明清时期 ,碛 碛 口古镇位于 吕梁山西麓,地处晋陕峡谷中部, 口古镇成为我 国北方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 在临县县城的西南方 向,距离临县县城约48公里。 它东接晋、京、津,西连陕、甘、宁、蒙,是黄河河套最 它因黄河 的第二大碛—— “大同碛”——而得名。 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到清乾隆年间已发展成为 《说文》中指出 “碛 ,水渚有石者”。当地方言中的碛 北方著名的水陆码头、“粮油古道 ”。清 中叶到民 主要指黄河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激流浅滩 。此 国,碛 口古镇一直享有 “晋商西大门,黄河古码头”、 【收稿日期】 2013—10—22 【基金项目】 山西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山西传统工艺技术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020252013);山西特色科技旅游资源保护 与开发(201205735) 【1乍者简介】 杨 阳(1978一),男,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博士生,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地 方科学技术史; 高 策(1958一),男,山西乡宁人,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地方科学技术史

文档评论(0)

tax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