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水电(4学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年水电(4学时)

(1)促使 ADH 分泌因素 --渗透因素: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渗透压感受器 --非渗透因素:容量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 剧痛、情绪紧张、恶心 --刺激因素 RAAS 兴奋 高钾 、低钠 交感神经兴奋 --作用:保 Na+ 、排钾 、排氢 增加氯和水的重吸收 --刺激因素: 血容量增加、 血钠浓度↑ 血管紧张素↑ --作用:利尿、排 Na+、松驰血管平滑肌 (1)心血管系统 低血容量性休克—出现外周循环衰竭(直立性眩晕、血压下降、四肢厥冷、脉搏细速) (2)肾功能 早期多尿和低比重尿,晚期少尿 经肾失钠者,尿钠增加,20mmol/L 肾外失钠者,尿钠减少,10mmol/L 1)口渴 高渗,循环血量减少,唾液分泌减少 2)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 3)细胞外液量减少 比低渗性脱水更不易发生休克,尿少而 比重增加 低钾血症:血清[K+]3.5mmol/L 缺钾:细胞内钾和机体总钾量的缺失  一、原因和机制 1、钾丢失过多 经肾过度丢失 :(成人) *利尿剂 *肾小管性酸中毒 *醛固酮↑ *镁缺失 2、钾跨细胞分布异常 2、肾的损害 1、对骨骼肌的损害:横纹肌溶解 1、运动时所诱发的舒血管反应丧失, 肌肉缺血 2、糖原合成减少,能源储备不足 3、钠钾泵活性↓,物质转运↓ 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代酸 原发疾病为肾小管酸中毒 代碱 原发疾病为使用利尿剂或低钾本身 A、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B、肾泌氢、排氨增加 血[K+]5.5mmol/L 1、肾排钾障碍:主要原因 (1)GFR↓↓ 肾功能衰竭无尿或少尿者 低血压 (2)远曲小管或集合小管泌钾障碍 *醛固酮分泌↓: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 *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假性低醛固酮症、 红斑狼疮、肾移植早期   2、钾跨细胞分布异常 3、摄钾过多 静脉输液过多过快,且伴有肾功能低下 4、假性高钾血症 如血小板数1012/L,白细胞2×1011/L 采血时损伤红细胞 (2)心电图表现 2、对骨骼肌的影响:兴奋性先升后降 肌肉刺痛,感觉异常及肌无力,甚至肌麻痹 3、代酸 (三)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病,限制高钾饮食,保证足够热量 2、降低血钾 (1)促使钾向细胞内转移:葡萄糖+胰岛素            (2)对抗高钾的心肌毒性:注射Na+、Ca2+溶液 (3)加速钾的排出: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腹膜透析、血液透析 重点: 1、三类低钠血症的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及各自特点 2、三类高钠血症的特点,原因和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3、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的比较 4、低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及心电图变化 5、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及心电图的变化 (1)心血管系统 低血容量性休克,外周循环衰竭(细胞外液大大减少) (2)皮肤和骨骼肌 皮肤失水征细胞(外液大大减少,组织间液减少更多) ,肌无力和肌肉痛性痉挛 (3)肾功能 早期多尿和低比重尿,晚期少尿(低渗-ADH减少同时不觉口渴) 经肾失钠者,尿钠增加,20mmol/L就是这样 肾外失钠者,尿钠减少,10mmol/L RAAS启动 1)口渴 高渗,循环血量减少,唾液分泌减少 2)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 3)细胞外液量减少 比低渗性脱水更不易发生休克,尿少而 比重增加(三个机制即ADH.醛固酮.内向外转移) 4)发热:汗腺蒸发水分减少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广泛的肾小球病变?滤过面积明显减少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肾血流量减少 交感神经等兴奋,血管收缩 (2)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 (GFR / 肾血浆流量)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 胶体渗透压? 心房(利钠)肽 分泌减少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2)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文档评论(0)

hao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