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病虫害及防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防治方法: 1、防治成虫: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期进行灯光诱杀。越冬代成虫飞翔力弱,羽化期及时捕杀。 2、药物防治:低龄幼虫危害期喷施灭幼脲Ⅲ号2000~3000倍或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0.2至0.5亿孢子/ml。高龄幼虫期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20%速灭杀丁5000倍液。 3、冬季深翻根部土壤,杀死越冬虫蛹。 5.丝棉木金星尺蠖 鳞翅目螟蛾科 分布与为害:?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河北、陕西、青海、西藏;危害黄杨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冬青、卫矛等。幼虫吐丝缀叶结巢,取食叶片、嫩梢,尤喜危害新梢嫩叶,影响树木的生长,严重时整株树叶被食殆尽,树冠上仅剩丝网、残叶和碎片,大大降低绿化及观赏价值。加之黄杨木生长缓慢,再生能力差,往往枯萎死亡。 6.黄杨绢野螟 黄杨绢野螟危害状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30mm,翅展30~50mm。头部暗褐色,头顶触角间的鳞毛白色,触角褐色。前胸、前翅前缘、外缘和后缘、后翅外缘均有黑褐色宽带,前翅前缘黑褐色宽带在中室部位有两个白斑,近基部一个细小,近外缘白斑弯曲成新月形,翅其余部分均白色半透明,有紫色闪光。腹部白色,末端被黑褐色鳞毛;雄蛾末端生有黑褐色尾毛丛;雌蛾腹部较粗壮,无尾丛。 6.黄杨绢野螟 形态特征: 卵:扁椭圆形,底面平,表面略隆起。长约1.5mm,宽约1mm,初产时淡黄色,半透明,孵化前为黑褐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42mm~60mm,头宽3.7mm~4.5mm。初孵时乳白色,化蛹前头部黑褐色,胴部黄绿色。背线深绿色,亚背线及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线淡黄绿色,亚背线和气门上线间青灰白色。腹部各节背面各有2对黑褐色毛瘤,前一对圆锥形,较接近;后一结横椭圆形,较分离。各节体侧也各有1 个黑褐色瘤突,各瘤突上均有刚毛着生。 蛹:长18~20mm,初期翠绿色,后渐变为黄白色。羽化前翅部出现成虫翅的斑纹,腹末黑褐色,尾端有臀刺8枚,排成1排,先端弯曲。 6.黄杨绢野螟 黄杨绢野螟幼虫 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3代,以第3代的低龄幼虫吐丝缀两叶成虫苞,在苞内做茧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开始为害,5月初开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第一代幼虫危害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一代成虫7月间羽化。第二代幼虫于7月上旬至8月上旬危害,7月下旬至8月上旬化蛹。第三代幼虫初见于8月上旬,活动危害至9月中下旬陆续结茧越冬。 成虫多在傍晚羽化,次日交配,交尾后第2日产卵,卵多产于叶背或枝条上,多块产,少数散产,每卵块3粒至13粒,每只雌成虫产卵123粒至2 19粒。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常栖息于蔽阴处,受惊扰迅速飞离,夜间出来交尾、产卵,具趋光性。幼虫孵化后,分散寻找嫩叶取食,初孵幼虫于叶背食叶肉。2至3龄幼虫吐丝将叶片、嫩枝缀连成巢,在内部食害叶片,呈缺刻状。3龄后取食范围扩大,食量增加,危害加重,受害严重的植株仅残存丝网、虫皮、虫粪,少量残存叶边、叶缘。4龄后转移为害,遇到惊动立即隐匿于巢中,老熟后多在树冠内腔中下部吐丝缀合老叶、枯残枝叶成一疏松的茧,在茧内化蛹。 6.黄杨绢野螟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枯枝卷叶,将越冬虫茧集中销毁,可有效减少第2年虫源。 2、利用幼虫结巢习性,在第1代低龄阶段及时摘除虫巢,化蛹期摘除蛹茧,集中销毁,可减轻当年发生虫害。 3、利用成虫的趋光性,成虫发生期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4、药剂防治:防治关键期为越冬幼虫出蛰期和第1代幼虫低龄阶段,喷施灭幼脲Ⅲ号2000~3000倍或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0.2至0.5亿孢子/ml。发生严重时可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等。 6.黄杨绢野螟 四、黑松病虫害及其防治 1.松烂皮病; 2.日本松干蚧 。 1、松烂皮病 分布与危害 松烂皮病也叫垂枝病、软枝病、枯枝病、枯梢病,是一种枝干溃疡病类,主要危害松属的树种。 病源 铁锈薄盘菌,属子囊菌亚门。 该病多发生在2~10年生枝干皮部,严重时也能发生在干基部引起溃疡病。其表现症状为:1~3月间开始,部分小枝、枝干上部针叶首先变黄绿色至灰绿色,后逐渐变为褐色至红褐色,此时枝干症状不明显,到3月末~4月初,感病树针叶已成为红褐色,被害枝干因失水而收缩起皱,之后,针叶枯黄脱落。随后病斑继续扩展, 皮层迅速坏死,由下部枝条逐渐向上层枝条及主枝扩展。当病斑绕干一周时,其上部枝干枯状而死亡,死亡侧枝干枯下垂。春夏季病枝皮层变褐腐烂,易与木质部剥离。病皮内部产生褐色菌丝块。4月下旬

文档评论(0)

只做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