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Electronic
Current Aided Friction Stir Welding Process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Master’s Degree of Engineering
By
Xiang Junfeng
Supervised by Prof. Luo Jian
Specialty: Mechanical Design and Theor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May, 2013
摘 要
摘 要
本论文针对现有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的应用并不十分理想等问题,提出了载流-
搅拌摩擦焊接新方法,以弥补了单一摩擦热源因热输入的不足而造成的各种焊接
缺陷,本文在搅拌摩擦焊接实验的基础上,针对载流-搅拌摩擦焊接的特点,根据
载流-搅拌摩擦焊接热量组成:搅拌头轴肩与材料摩擦界面产热,搅拌针与与材料
摩擦界面产热,材料塑性变形产热,搅拌头与材料之间的接触电阻热四部分热源,
建立了载流-搅拌摩擦焊接热源模型,定义随温度的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摩擦
系数曲线及导电率曲线等非线性材料模型,应用热传导理论,结构力学理论,粘
着/滑动摩擦理论,接触电阻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技术,进而构建载流-搅拌摩擦焊
接多场数学物理模型。
对载流-搅拌摩擦焊接过程温度分布、应力应变及焊后残余应力、接头疲劳寿
命,材料流动、焊接缺陷和搅拌头磨损寿命等几方面进行动态模拟,分析了电流
对搅拌摩擦焊接焊接行为的影响,为载流-搅拌摩擦焊接新技术提供的理论指导,
对于认清载流-搅拌摩擦焊的焊接机理至关重要。
利用所建立的载流-搅拌摩擦焊接数理模型,经数值模拟求解,通过对仿真结
果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① 引入了M. Song 和R. Kovacevic 提出的移动热源模型,采用的局部网格加
密技术和网格跟随技术对建立载流-搅拌摩擦焊接模型进行仿真,通过反求法和批
量参数化扫描策略确定临界轴向压力。当轴向压力低于临界轴向压力时,辅助以
电流,同样可以达到实现搅拌摩擦焊接有效连接所需的总体温度,弥补了常规搅
拌摩擦焊接由于热输入量的不足,导致无法实现工件的有效连接。
② 转速比的变化通过搅拌头轴肩、搅拌针的产热量以及对流冷却速度随着转
速比影响焊接接头温度场的发展变化。对于常规摩擦焊接,其转速比为 1400/300
r/min, 即焊接速度为300mm/min 时,才能达到搅拌摩擦焊接母材良好连接所需要
的热输入量;而对于载流-搅拌摩擦焊接,其转速比为1400/400 r/min, 即焊接速度
为400mm/min 时,就可以实现工件之间的良好连接所需要的热输入量,因此,载
流-搅拌摩擦焊接对于提高焊接速度和改善工作效率十分有帮助的。
③ 电流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相比于焊接速度影响因子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要小
得多,但是电流的加入确实也降低并改善了残余应力的分布。应变沿横向的分布
呈现双峰性和不对称性,应变的峰值分别出现在前进侧与后退侧,前进侧的应变
峰值大于后退侧的应变峰值,加入电流其等效应变有所降低,且应变双峰也没有
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常规摩擦焊接尖锐。加入电流后,其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略有提高,加入电流其
接头疲劳安全性比没加入电流接头的疲劳安全性要高,并且分布比较均匀。
④ 根据刚粘塑性力学方程,材料本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