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0-熱力學.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10-熱力學.ppt.ppt

熱學 §10-1溫度與熱平衡 §10-2 熱容量與比熱 §10-3 熱膨脹 §10-4 物質的三態變化與潛熱 §10-5 熱的本質與熱功當量 3. 三相圖: 一般物質在凝固後體積縮小,當壓力加大時,凝固點、沸點升高。如右上圖所示。 少數物質,如冰、銻、鉍、生鐵等,在凝固後體積膨脹者,當壓力加大時,凝固點降低,沸點升高。如右下圖所示。 3. 潛熱: 潛熱的意義: 物態變化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潛熱只改變分子間的位能,而不改變分子運動的動能,因此其溫度保持不變。 物質受熱時之溫度與所加熱量之關係圖 固體 固液體共存 液體 液氣體共存 氣體 溫度 所加熱量 潛熱的種類: 熔化熱(凝固熱):定壓下,使單位質量的固體(液體)物質變為同溫度之液體(固體)物質所吸收(放出)的熱量。 汽化熱(凝結熱):定壓下,使單位質量的固體(液體)物質變為同溫度之液體(固體)物質所吸收(放出)的熱量。 51 - 191 5.5 - 212 空氣 175 1620 5.86 327 鉛 1750 2300 42 108.3 銅 65 357 2.82 - 38.8 水銀 51 - 183 3.3 - 218 氧 540 100 80 0 水 汽化熱 (cal∕g) 沸點 (℃) 熔化熱 (cal∕g) 熔點 (℃) 物質 4. 常見物質在 1 atm 時的熔點、沸點及潛熱: 溫度﹙℃﹚ 100 75 50 25 0 10 20 30 40 50 60﹙分﹚ 時間 例題:以量熱器作某液體比熱及汽化熱的實驗,熱源是一個 60 瓦的電熱器。量熱器的內筒質量 500克,比熱為 0.093卡∕克-℃,內盛 300克的某液體。在實驗中量到的液體﹙及蒸氣﹚溫度與時間的關係可用右圖表示。設溫度計的熱容量可以忽略,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最初 10分鐘,電熱器約供給 3.60 × 10 4 卡的熱量 (B)該液體的凝固點為 75℃ (C)該液體的汽化熱約為 540卡∕克 (D)該液體的比熱約為 0.418卡∕克-℃ (E)因量熱器不能完全隔熱,故該液體真正的比熱值應比本實驗所得結果小。 [81.日大] 答案:DE 說明: (A) 3.6 × 10 3 焦耳 (B) 凝結點 75℃ 例題:將 100℃的水蒸氣 120克,與 0℃的冰 120克混合於絕熱的容器內;假設蒸氣壓變化的因素可略,則達平衡之後剩下的水蒸氣有__________克。 [87.日大] 說明:1克 100℃的水蒸氣凝結成 100℃的水,放出 540卡的熱量。另外 1克 0℃的冰變成 100℃的水吸收 180卡的熱量。因此水蒸氣只凝結三分之一的量,即最後還剩 80克。 例題:設 M1 克的冰和 M2 克的水蒸氣混合後,最後的溫度成為 T。則 M1∕M2 和 T 的關係為右圖中的那一條? [67.日大] (C) (E) T (D) 0℃ 100℃ (A) (B) M1∕M2 答案:E 1. 熱的本質模型: 熱質說:認為熱是無色、無味,又沒有質量的流質,稱為熱質。熱質不能產生,也不能消失,總量維持守恆。熱質增加時,溫度會升高,而熱質減少,使溫度降低。 熱動說:經過侖福特發現,及後來焦耳不斷的實驗測定,認為熱乃能量的另一種形式,可以和其他的能量形式互相轉換。後來更了解到熱是組成物質的微小粒子運動的表現,即原子、分子間的力學能。 2. 焦耳實驗: 實驗目的:使力學轉換成熱能,證實熱是能量的一種,並測出功與熱之間的關係。 * §10-1 溫度與熱平衡 §10-2 熱容量與比熱 §10-3 熱膨脹 §10-4 物質的三態變化與潛熱 §10-5 熱的本質與熱功當量 1. 熱平衡: 熱平衡:當孤立的兩個物體互相傳熱時,經過一段時間,兩物體的宏觀性質(可經由實驗直接測得的物理量,例如壓力、體積等)將不再變化,這時我們說這兩物體達到「熱平衡」狀態。 熱力學第零定律:當 A、B 兩物體分別與 C 物體處於熱平衡狀態,則 A 物體與 B 物體之間也會處於熱平衡狀態。稱為「熱力學第零定律」。 溫度與熱平衡:由「熱力學第零定律」得知,所有彼此處於熱平衡狀態的物體,其冷熱程度是相同的,此冷熱程度我們以「溫度」表示之。 2. 溫度: 測溫性質:我們僅憑感覺來表達冷熱程度,不僅測量範圍狹窄,而且無法獲得準確一致的結果。因此我們必須尋求隨冷熱變化明顯的物質製成溫度計,作為表示冷熱程度的客觀標準。物體溫度發生改變時,其許多特性會隨之變化,這些會反應物體溫度的物理量稱為「測溫性質」。 溫度計:利用測溫性質可以作成各種測量溫度的工具稱為溫度計。 熱輻射的強度 光測溫度計 液晶的顏色 液晶溫度計 熱電偶的電位差 熱電偶溫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