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催化裂化 黄敬新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第六章 催化裂化 第一节 概述 一、催化裂化在炼油工业中的作用 催化裂化是使重质馏分油或重油、渣油在催化剂存在下,在温度为470~530℃和压力为0.1~0.3MPa条件下,经过以裂解为主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成气体、汽油、柴油等轻质产品以及焦炭的工艺过程。 对轻质油的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 原油常减压蒸馏轻质油10~40%,RON50~70 我国车用汽油中催化裂化汽油占80%以上,催化汽油RON可达~90 催化裂化是重质油轻质化的主要手段 2001年底,中国的实际原油加工能力为280Mt/a,催化裂化加工能力约为100 Mt/a,催化裂化占原油加工能力之比为35.7%。 催化裂化是提高炼厂经济效益的重要加工过程 二、催化裂化的原料和产品 1、催化原料来源: 直馏馏分油 常压渣油 脱沥青油 焦化蜡油 减压渣油 等 2、衡量原料性质的指标 1)馏分组成 馏分范围窄比宽好, 但实际原料馏分都较宽 2)烃类组成 烷烃、环烷烃易裂化,是理想原料。芳烃难裂化,易生焦。烯类易裂化,也易生焦。 化学组成难以分析,以折光率、相对密度、分子量、粘度等计算原料的结构族组成。 3)残炭 衡量催化裂化原料性质的指标 4)硫、氮含量 5)重金属含量(Ni、V、Cu、Na、Fe) 重金属沉积在催化剂上,具有脱氢作用,使产品中氢和焦炭产率增加。 镍和钒毒害作用最大。常压渣油中钒比镍毒害作用更大。 镍当量(ppm)=Nippm+1/4(Vppm+Feppm) 钒当量(ppm)=4Nippm+(V+Fe)ppm 三、催化裂化的产品 轻质油收率高,可达70%~80%; 气体(C1~C4)中C3、C4(液化气)占绝大多数,烯烃含量约占一半; 汽油产率高,辛烷值高(RON为90左右),汽油中异构物和芳烃多,但含硫也高; 柴油十六烷值低,安定性差,需考虑加氢精制; 油浆一般不作为产品。 常规催化裂化焦炭产率5~7%,重油和渣油催化裂化焦炭产率达10%以上。焦炭在催化剂再生过程中烧去(提供了能量),不作为产品。 第二节 催化裂化的化学反应 一、烃类的催化裂化反应? 烷烃:主要发生分解反应,分解成较小分子的烷烃和烯烃。多从中间的C-C键处断裂,分子越大越易断裂 烯烃:主要反应也是分解反应,同时还有异构化,氢转移和芳构化反应 。 环烷烃:主要反应有分解、脱氢和异构化反应 芳香烃:芳环十分稳定,但芳环上的烷基侧链很容易断裂生成较小分子的烯烃;多环芳烃主要发生缩合反应。 二、催化裂化的主要化学反应类型 1、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是主要反应,是烃类的C—C键断裂。易从中间断裂,分子越大越易断裂。 正十六烷反应速度是正十二烷的2.5倍 异构烷比正构烷易断裂,异构烷多在β位断裂。 烯烃分解反应规律与烷烃相似,速度比烷烃高 环烷烃分解反应:断环和断侧链 芳烃环不易打开,易断侧链,侧链越长越易断裂 反应类型 2.异构化反应 分子量不变只改变分子结构称异构化反应。 (1)骨架异构 (2)双键位移异构 (3)几何异构 3.氢转移反应 某烃分子上的氢脱下加到另一烯烃分子上使之饱和的反应称为氢转移反应。 4.芳构化反应 5.生焦反应 烯烃叠合:烯烃与烯烃合成大分子烯烃, 最终生焦炭 芳烃缩合: 6.烷基化反应 原料中各类烃进行着复杂交错的反应,结果是:大分子裂化成较小的分子得到气体、液态烃、汽油、柴油;同时也使小分子叠合、脱氢缩合成大分子直至焦炭。 三、 催化裂化反应的特点 1、烃类催化裂化是气—固非均相反应,各类烃之间的竞争吸附对反应有阻滞作用。 反应过程7步骤: (1)原料分子由主气流中向催化剂扩散; (2)接近催化剂的原料分子向微孔内表面扩散; (3)靠近催化剂表面的原料分子被催化剂吸附; (4)被吸附的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 (5)生成的产品分子从催化剂上脱附下来; (6)脱附下来的产品分子从微孔内向外扩散; (7)产品分子从催化剂外表面再扩散到主气流中。反应过程可简化为:扩散→吸附→反应→脱附→扩散 同碳数烃类被吸附顺序:稠环芳烃稠环环烷烃烯烃单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环烷烃烷烃 同类烃分子越大越易被吸附 化学反应顺序为:烯烃大分子单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异构烷烃与烷基环烷烃小分子单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正构烷烃稠环芳烃 稠环芳烃最易被吸附而反应速度最慢。 2.烃类催化裂化是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 重质石油馏分 中间馏分 汽油 气体 缩合产物 焦炭 3、重油(渣油)催化裂化反应的特点 焦炭产率较高、轻质油收率较低 多环芳烃、稠环芳烃难裂化 沥青质基本转化为焦炭 胶质易生成焦炭 渣油可先进行溶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一级试卷:词汇与语法测试题库.docx VIP
- 2023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B卷考研真题.pdf VIP
- 汇川INOVANCE MD290系列通用变频器综合手册.PDF VIP
- 2020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A卷)考研真题.pdf VIP
- GB-T 2423 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docx VIP
- 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VIP
-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完整版.pptx VIP
- 中华保险公司题目行测.pdf
- 练习十四 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ppt VIP
-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考研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