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口测速管理系统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能卡口雷达测速管理系统综 合 方 案 卡口机动车号牌自动识别 目 录 目 录 0 1.概述 2 2.系统总体设计 3 2.1系统建设背景 3 2.2系统简介 3 2.3设计依据标准 4 2.4设计原则和目标 4 3.方案设计 6 3.1 系统简介 6 3.2 系统结构 10 3.2.1 系统拓扑图 10 3.2.2 前端路口控制部分 10 3.2.3 网络传输部分 11 3.2.4 中心管理部分 11 4.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13 4.1 系统框架 13 4.2 系统功能 17 4.2.1车辆捕获 17 4.2.2超速违法取证 18 4.2.3图像记录 20 4.2.4车辆号牌识别 21 4.2.5流量检测 22 4.2.6夜间补光模块 22 4.3中心管理单元 23 4.4系统主要功能特点 25 5.技术指标 26 6.硬件配置 27 6.1 卡口监测系统主机 27 6.2 特写摄像机 29 6.3 特写摄像机镜头 29 6.4 补光灯 30 6.5 防护罩 30 6.6 全景摄像机(可选) 31 6.7 全景摄像机镜头 31 6.8 雷达(可选) 32 6.9 硬盘录像机(可选) 32 6.10 设备机箱(可选) 33 6.11 通讯设备(可选) 33 6.12 数据库设备(可选) 34 6.13 网络交换机(可选) 34 6.14 磁盘阵列(可选) 36 6.15 视频分配器 36 7.设计规范 37 7.1 总则 37 7.2 系统构成 37 7.3 系统勘察 38 7.4 设备外观 39 7.5 架杆规格 39 1.概述 卡口自动监测系统作为现代交通违章自动监测的有效补充,在非现场执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各相关部门近几年的共同建设,自动监测系统在现代交通执法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了加快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进程,在现有的城建规模上提高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保证车辆的安全快速的行驶,提高管理交通系统的效率和执行力,卡口自动监测系统显得极为重要。 卡口监测系统是集图像数字采集、存储和压缩车辆号牌实时自动识别等诸多功能于一身,并具有强大的查询、统计与报表打印等后台数据处理功能; 同时也可广泛应用于公路要道通行车辆监控与报警、超速车辆监控与报警、省际或市际出入口车辆监控与报警、重要治安卡口通行车辆监控与报警等车辆监控记录与报警系统。 该系统为部门记录逃逸车辆、打击肇事逃跑、盗抢机动车犯罪及处罚交通违章实时提供准确车辆信息和证据。 系统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工作,经长期运行,性能稳定可靠,尤其在夜间车辆记录性能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公路的交通管理现代化, 构筑了功能强大的智能监测系统,为公安部“平安大道”的建设以及“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2.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建设背景 智能卡口管理系统(BD-102)通过在口建立监控系统,实现对公路上监控区域内通行的车辆进行实时监视、抓拍、识别、报警、记录保存车辆通行的信息并进行集中有效的管理,能为公安部门有效打击盗抢和黑名单机动车犯罪、查缉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分析交通状况、加强治安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采用稳定的工控机处理技术,以及国际领先的计算机视觉算法,集成照明、镜头、摄像头,软件,形成稳定的系统。系统的设计针对单方向、两车道通过口的所有车辆,检测范围为50米,系统全天实时记录过往监控路面的每一辆机动车的前部特征图像及全景图像对运行车辆的流量情况进行常年不间断的自动记录、分析和存储;实现车辆牌照信息的抓拍和识别;并与黑名单比对,对嫌疑车辆进行抓拍及报警。采用基于IP的网络接口或其它数据接口方式,易于与其它设备接口。系统控制中心管理计算机与各监控点计算机的连接采用星形拓扑结构,每个监控点均可控制中心直接连接传输车辆通行数据和监控图像数据。网络互联采用光纤或通信方式。 -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0-94GA/T75-9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指标标准》ELA-422ELA-485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6796-1997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1993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及公安部对安全防范工程管理要求》 国家相关的政策法令、法规文件 2.4设计原则和目标 在系统设计中,力求满足以下要求,以最优的性能价格比保护投资,我们将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合理性:严格以系统工程学及其它先进理论指导设计,使系统的各部分合理配置,尽可能地发挥硬件设备的潜力和软件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