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组织犯罪证据收集及其审查认定的分析.pdf

有组织犯罪证据收集及其审查认定的分析.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内容摘要 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有组织犯罪在犯罪结构上具有“双重构罪”特征,在证 明体系上存在“双重证明”特点,因而,公安司法机关在证据收集及审查认定方面殊于 普通刑事案件。学界对此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为刑事司法实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智 力支持,但缺乏系统性研究,从国家立法层面及机制建设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致 使公安司法机关在有组织犯罪证据收集及审查认定的具体问题上依然困难重重。同时, 有组织犯罪具有组织严密性、暴力性、反侦查性、强隐蔽性、时空跨度大以及寻求黑保 护伞等原因,侦查机关在证据收集方面存在客观困难,司法机关对于该类犯罪证据的审 查认定缺乏相应的证据规则予以支撑,在证据能力、证据证明力、证据体系及证明标准 认识上存在分歧,难以收到法律统一实施的效果,涉案人员的权利不同程度的受到侵害。 因此,笔者拟对有组织犯罪证据收集及审查认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结合 国际理论研究成果、立法经验以及国内刑事司法现状,以指导刑事司法为出发点和归宿 点,对有组织犯罪证据收集及审查认定存在的问题作系统性研究,构建和完善有组织犯 罪证据收集规范及审查认定规则,保障侦办有组织犯罪案件顺利进行,遏制有组织犯罪 进一步发展。本文除引言外,共分六章。 第一章对有组织犯罪的危害性及证据收集、审查认定作概述式基础性研究。首先从 有组织犯罪的危害性及其扩张趋势入手,通过实例证明有组织犯罪严重扰乱社会管理秩 序、破坏市场经济、危害社会安全、侵蚀国家政权,并对其发展过程及危害趋势作进一 步研究,遏制有组织犯罪扩张势头势在必行。其次以西部某市87 个有组织犯罪案例为 研究对象,着重归纳有组织犯罪及其证据收集、审查认定的基本特点,提炼出有组织犯 罪证据的言词性、分散性、变化性及共同证明性特征,进而对证据组成的证据体系具有 证明子罪和整罪的双重证明功能进行深入剖析。最后,采取实证研究方式,归纳有组织 犯罪中人证类证据与物证类证据的特征及不平衡分布特点。研究结论:证明有组织犯罪 案件事实系以人证类证据为中心的具有双重证明功能的证据体系。 第二章主要是聚焦有组织犯罪中的人证类证据收集问题,在有组织犯罪中进一步剖 析人证类证据具有数量大、占比高、种类全的特点,并对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深入分析, 阐释人证类证据作为有组织犯罪案件的中心证据对证明该类案件的构罪要件具有特殊 1 万方数据 的证明功能,导致侦查人员对人证类证据产生依赖性而忽视其它证据的收集。但因有组 织犯罪的特殊性导致口供收集困难,且证人证言及被害人陈述也因多种原因而难以获 取。因而,笔者从人证类证据的证据能力及证明力角度,提出证据收集规范及审查认定 规则,严格实行口供补强规则,强制排除与自由裁量排除相结合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同时,对人证类证据的收集及审查认定的污点证人豁免制度进行机制性构建。 第三章着重对物证类证据收集及审查认定进行深入研究,因有组织犯罪的隐蔽性、 反侦查性以及时空跨域大等原因,客观上导致这类证据自然消减或者人为灭失的情况较 严重,因而,相对于人证类证据而言,这类证据数量较少,且种类不齐全,视听资料相 当匮乏,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特点。主观上基于侦查人员对人证类证据的依赖性,对收集 物证类证据不予重视,特别是收集程序上存在诸多违法问题,致使收集的物证类证据存 在瑕疵。笔者根据瑕疵产生的不同原因,创造性的将瑕疵性证据划分为来源不清的犯罪 性证据和不规范的制作性证据,提出采取“穷尽规则”收集物证类证据,并对收集主体、 程序进行全面规范,根据产生问题的不同原因,对瑕疵性证据采取 “补正”措施,对补 正对象、补正方法及补正标准进行全方位研究,完善物证类证据收集、审查认定的规则 及机制。 第四章对收集有组织犯罪证据的秘密侦查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收集的证据能力 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从立法角度考察世界各国对有组织犯罪秘密取证采取的取证 措施及其种类。其次,对这些秘密措施进行类别划分,归纳为内线侦查措施和外线侦查 措施。内线侦查措施采取隐匿身份的方式打入犯罪集团内部或者与有组织犯罪成员正面 接触,从而用秘密方式予以取证固证,如卧底

文档评论(0)

fzc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