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河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议书
项目类别:乡村旅游
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
项目申报建议书(2012年度)
项目名称: 小海镇旅游扶贫项目
实施单位(签章): 小海镇人民政府
申报单位(签章): 威宁县扶贫办
申报时间: 二○一二年二月
项 目 概 要
项目名称: 三河村旅游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 小海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 孟广宁
联系电话:
项目主管单位: 威宁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项目主管单位法人代表: 唐国俊
联系电话:
技术依托单位: 农牧局、建设局、旅游局、水利局
技术依托单位技术负责人: 罗永宽
联系电话: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项目类型:自然生态旅游
项目建设地点: 小海镇三河村
申请财政扶贫资金: 100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在上游修建一座蓄水量5000立方米,水面面积3000平方米的小型水库。
二、修建1500平方米停车场一个。
三、修建一栋有民族风格的景区主体建筑2000平方米,其中;一个能容纳150人的标准会议室约200平方米;一个能容纳20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约300平方米;办公用房200平方米;含卫生间的标准间25间,每间40平方米,共1000平方米;100平方米的管理用房。
四、修建水冲式公共厕所一座120平方米。
五、组建民族歌舞演出队,规模在30人左右。
六、沿水库下游河两岸种植绿化树木广玉兰2000棵、竹子3000(长)X5(宽)米。
七、修建连接景区的柏油公路2公里。
八、建设景区主题文化广场一个,面积3000平方米,含2000平方米硬化,主题雕塑一组,1000平方米绿化草坪。
九、改造景区公路沿线房屋50栋。
十、在水库下游建设农业产业观光园一个,园内修建大棚100个(30米X6米);园内硬化道路长300米(宽1米)。
十一、在水库上修建水上娱乐中心一个,含垂钓设施、水上茶楼,水上娱乐设施。
十二、联系交管部门,争取开通威宁经小海到三河村的交通线路,购置旅游中巴车3辆。
十三、建设有一定接待规模的“农家乐”饭店5家,每次接待100人左右。
项目投资规模:1337.6万元
项目建设期限:12个月
项 目 申 请 理 由 和 条 件
项目区基本情况: 三河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交通便利(小海至三河的油路已经修通),地处东经104°14′45″—104°16′05″,北纬2—26°47′15″。属高原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平均海拔218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小气候优势明显,年总辐射为113.26千卡/厘米·小时,年均温10℃,年总积温3990℃,年降水量980毫米,年无霜期为180天,水资源丰富。全村植被较好,生态环境良好,。全村总户数为1261户,总人口为3428人,其中贫困人口230户886人。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00.00元。
一、三河村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环境优美,贯穿全村的三道小河终年不干涸,三河村因此而得名。河边土地肥沃,田园风光迷人。
二、山上不但植被茂密,而且还有大量的野生杜鹃,品种有十多个,每年仲春时节,五颜六色的杜鹃花漫山遍野都是,景色宜人,令人神往,每年都吸引周边大量的游客前往。
三、三河村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区,汉族、彝族、苗族、白族等民族长期共存,形成人与自然、各民族之间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各民族勤劳善良、热情好客,民风纯朴,有形态各异的民风民俗得以保留,可以发展原生态民族风情旅游。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三河村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环境优美,贯穿全村的三条小河终年不干涸,三河村因此而得名。河边土地肥沃,田园风光迷人。
二、山上不但植被茂密,而且还有大量的野生杜鹃,品种有十多个,每年仲春时节,五颜六色的杜鹃花漫山遍野都是,景色宜人,令人神往。
三、三河村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区,汉族、彝族、苗族、白族等民族长期共存,和谐共处。有形态各异的民风民俗得以保留,可以发展原生态民族风情旅游。
四、三河村虽然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村名的整体思想文化落后,至今仍然比较贫困,生活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