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层两跨高性能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
第 28卷第 5期 建 筑 结 构 学 报 Vo l. 28,No. 5
2007年 10月 Jou rnal of B u ilding Structu re s Oct. 2007
文章编号 :(2007)
四层两跨高性能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
薛伟辰 , 胡 翔
( 同济大学 建筑工程系, 上海 200092)
摘要 :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四层两跨高性能混凝土框架的破坏形态 、破坏机制 、恢复力模型 、变形恢复能力 、位移延性 、刚度退
化以及耗能能力等进行了研究 ,并对多层多跨框架结构的最优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 ,实现逐层梁铰机制的框架具有 良
好的整体延性和耗能能力 ,框架顶点和层间位移延性系数达到 4. 5 ~8. 0。编制了基于恢复力模型的滞回全过程分析程序 ,应用该
程序对四层两跨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进行了模拟计算 ,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在此基础上 ,对高性能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 “中
震可修 ”的性能指标及其限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滞回分析 ;破坏机制
TU 375. 4 TU 317. 1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A
Seism ic p erform ance of fou rstory twobay HPC fram e
XU E W eichen , HU X iang
(Bu ilding Engineering D ep artm en t, Tongj i U n 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 Ch ina)
A b stract: In order to inve stigate the seism ic behavior of h igh p erform ance concrete ( H PC ) fram e s, such a s failu re
p attern , failu re m echan ism , hysteretic model, deform ation re storing cap acity, disp lacem en t ductility, stiffne ss
degradation and energy d issip ation cap acity, an exp erim en tal study on a fou rstory twobay HPC fram e under low
reversed cyclic loading is carried ou t. The op tim al failu re m echan ism of the m u ltibay m u ltistory fram e is emp ha sized.
Studie s show that a sequen tial developm en t of beam h inge s from bottom to top of m u ltistory m u ltibay fram e s can p rovide
good ductility and energy d issip ation cap acity. The top and story ductility coefficien ts of the fram e range from 4. 5 to
8. 0. A p rogram ba sed on hysteretic models is develop ed for hystere s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