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包装学课程设计
题 目 牛奶的复合包装设计
学 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年 级 2010级
姓 名 XXX
学 号 2010113070
指导老师 杨富民
牛奶的复合包装设计
设计名称:牛奶的复合包装设计
设 计 人:XXX
委托单位:XXX
设计内容(正文)
设计依据:
1.1牛奶的特性
牛奶营养极其丰富,每100 g 牛乳含水份约87 g ,蛋白质3 .1 g,脂肪3 .5 g ,碳水化合物6 g ,灰分0 .7 g , 钙120 mg ,磷90 mg ,铁0 .1 mg , 硫胺素0 .04 mg , 核黄素0 .13 mg , 尼克酸0 .2 mg , 抗坏血酸1 mg , 维生素A140 IU牛奶中的矿物质种类也非常丰富,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钙以外,磷、铁、锌、铜、锰、钼的含量都很多。
包装设计
2.1理论值计算
2.1.1牛奶规格
牛奶的包装的规格为200ml,则牛奶的体积为:
V=200cm3
包装袋的设计尺寸为105×140mm(除去封口)。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80%环境中保质期为30天。
2.1.2包装材料允许的透氧率 Qg
包装前牛奶的含氧量约为0.01%左右,贮存期间牛奶的含氧量不宜超过0.1%,
Qg =W (C2-C1)/(ST)
=200×(0.1%-0.01%)/0.105×0.140×30×2
=14.4g/(ml*24h)
2.2选材依据
包装材料是决定乳制品包装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好的包装材料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成品的风味性状,延迟腐败变质的时间,同时适当的材料也同样可以促进场上的经济效益。
由于单层很难达到包装设计要求,因此必须选用复合材料设计。
本次设计采用百利包包装。
2.2.1复合材料外层
要求光学性能好,耐磨,具有一定强度或刚性,不吸尘。
2.2.2复合材料中层
要求要有高的阻隔性(阻气、阻湿)
2.2.3复合材料内层
无毒、无味,耐油、耐化学性能好,具有热封性或粘合性。
2.3牛奶复合包装设计的结构化模式
选用包装材料时,不仅要分析材料的性能是否满足产品包装的要求,还要考虑包装材料价格与包装的经济效益等。
本次设计采用低密度聚乙烯(白)/低密度聚乙烯(黑)/低密度聚乙烯模式
外层低密度聚乙烯为白色是为了能将大部分光线反射且增强包装的印刷效果;中间层低密度聚乙烯为黑色是为了将透过外层的光线全部吸收,防止光线对维生素、香气等滋味的破坏。
低密度聚乙烯是一种乳白色呈半透明的蜡状固体树脂,无毒其热熔接性、成型加工性能很好,柔软性良好,抗冲击韧性、耐低温性很好,化学稳定性优秀,如对酸、碱、盐、有机溶剂都较稳定。对水蒸汽、空气的渗透性差。适合热塑性成型加工的各种成型工艺.成型加工性好,
A(LLDPE(白))
B(LLDPE(黑))
C(LLDPE) 1 10um 12um 7um 2 13um 15um 10um 3 18um 20um 14um
正交表L9(34)
处理号 因素
透氧率 A B C 13.19
12.58
11.96
13.38
12.98
13.00
14.12
14.36
13.36 1
2
3
4
5
6
7
8
9 1(10)
1(10)
1(10)
2(13)
2(13)
2(13)
3(18)
3(18)
3(18) 1(12)
2(15)
3(20)
1(12)
2(15)
3(20)
1(12)
2(15)
3(20) 1(7)
2(10)
3(14)
2(10)
3(14)
1(7)
3(14)
1(7)
2(10) 透透氧率 K1j
K2j
K3j 37.73
39.32
41.84 40.69
39.92
38.32 33.08
40.55
39.06
K1
K2
K3 12.58
13.11
13.95 13.56
13.31
12.77 11.03
13.52
13.02
Rj 1.37 0.79 2.49 注:影响牛奶质量的主要因素为透透氧率率,应首先考虑(LLDPE防潮性能非常好,透湿率可忽略不计)
由实验结果得:
透氧率最小为11.96 g/(ml*24h),当低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英语《比较级和最高级》课件.pptx VIP
- 13、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3-2007.doc VIP
- 微信公众号外包方案.docx VIP
- 2008年修电脑1400张照片连接.docx VIP
- 抽水试验报告-1.docx
- 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分析自动计算电子表格资料.xls VIP
- 方正证券-电子行业深度报告:光刻胶研究框架2.0,详解上游单体、树脂、光酸、光引发剂-220125.pdf VIP
- 2025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市场前景分析与投资建议报告.docx
- 奶牛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共青团入团团员必知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