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球金融危机仍然在继续.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金融危机仍然在继续.ppt

一、全球金融危机仍然在继续 二、 G-3经济“L ”型衰退 三、中国经济“V ”型调整 一、全球金融危机仍然在继续 政府十大救市措施 1、减息 2、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3、制止卖空 4、直接给金融机构注资 5、直接向企业购买商业票据 6、对金融机构债券担保 7、对住房抵押贷款者提供帮助 8、对中小企业贷款和担保 9、大规模的宏观经济刺激政策 10、通过IMF对中小型经济支持防止危机蔓延 全球金融危机根源并未彻底解决 全球汇率急剧动荡 金融市场在中期内将继续波动 二、 G-3经济“L ”型衰退 美国房地产市场调整远未结束 美国---房地产下滑影响消费 三、中国经济“V ”型调整 中国经济仍然健康 中国经济仍然健康 工业和财政收入增长放缓 工业企业业绩和GDP 回顾:97-99年亚洲金融危机 * 结语 中国经济V型调整,在扩张的政策中调整结构和增长模式 把握未来:新时代到来?新经济周期的到来? 2009年将是全球经济最为动荡也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一年 G3经济L型衰退,市场和经济持续波动,60年首现,全球格局变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国—领先指数大幅下降 6、领先指标昭示长期衰退 制造业指数大幅下挫 消费者信心指数显著下滑 美国经济—从长周期看调整 1、美国经济周期的长期趋势 创新主导经济周期非常明显 符合大约10年一个大周期的规律 欧盟—金融危机的影响 1、欧洲发展模式之弊端——“小国、大金融、高福利” 金融地产业在欧盟产业结构中占重要地位 欧洲国家银行资产/GDP比例全球居首 欧盟—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2、过度膨胀的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损失巨大,”去杠杆化“旷日持久 欧盟银行业在1000家大银行资产占比近50% 欧盟金融业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巨大 欧盟—房地产业的衰退 3、欧洲房价下跌才刚开始,金融危机还将推动房价大幅下跌;金融地产业衰退冲击巨大。 过去10年积累的房价涨幅显示泡沫严重 房价收入比较高 欧盟—美国衰退的双重打击 4、欧洲经济对出口依赖度高,美国经济长期衰退加深欧洲长期衰退风险 出口对欧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高 美国为欧盟第一大出口市场,占比21.1% 欧盟—金融危机与美国衰退双重打击 5、欧洲内需疲弱,宏观政策捉襟见肘 欧盟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制约消费需求 欧盟高福利的社会制度限制财政政策 欧盟—双重打击下领先指数急剧下跌 6、各项领先指标昭示长期衰退 欧洲第一工业大国德国的领先指标走低 OECD的欧元区领先指标持续下行 日本—欧美衰退和强汇率打击出口 2、日元套利平仓导致日元升值,与欧美衰退叠加,对日本出口打击巨大 过去几年出口表现良好促进经济的复苏 全球金融危机深化,日元有效汇率大幅升值 日本—消费长期疲软 1、日本金融业未受本次金融危机的重大打击,但国内需求疲软是日本经济的最大弱点 过去10多年日本国内消费对GDP贡献率较低 国内投资需求在最近几年都表现萎靡 日本—指数全面下滑 3、各类领先指标显示,日本经济将不容乐观 制造业指数全线下滑 非制造业指数全线下滑 日本—政策空间有限 4、货币政策无计可施,经济刺激措施杯水车薪 日本长期低利率,货币政策无计可施 新推出的3800亿美元刺激措施作用有限 小结:G3“L型”衰退 这将是二战以来首次出现G3经济体同时衰退,L型走向对全球经济影响深远 1950年以来G3经济体从未出现同时负增长 2008-2010年将呈现L型同步衰退走势 全球金融危机损失惨重 过去20年金融危机的损失及与GDP占比 IMF(2008年10月)重估美国贷款损失为4250亿美元,按市值计价的抵押贷款、消费者和企业债务的损失为9800亿美元,两项合计1.405万亿美元,高于去年4月份估计的9450亿美元,这占美国GDP的10%,总损失目前占美国和欧洲GDP之和的5% 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直接影响小 1、金融机构健康快速成长 金融机构(主要为银行业)各项指标稳健 金融机构高盈利水平足以覆盖微小次贷损失 中国银行业最近5年来业绩增长突出,全球地位显赫。 较高的利差水平,较快的经济增长,为银行业绩增长提供良好条件;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非利息收入大幅增长。 2008年前3季度,在全球银行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依然迅速发展,上市银行利润同比增长52%,外资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13%,全年行业ROA可超1% 中国银行业最近5年来的发展日益稳健。 资本充足率持续提高,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拨备覆盖率不断提高。 2008年上半年,银行业不良率下降到5.6%;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上升到175家,达标资产占比提高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