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應小改大改抑或不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健保應小改大改抑或不改.doc

健保應小改?大改?抑或不改? 國立政治大學名譽教授 陳聽安 二代健保是行政院於民國九十年結合醫療、公衛、經濟、社會、保險與財稅等方面上百位專業人士共同研議的結果,是一項針對自民國八十四年三月一日起建立的現行健康保險制度,通盤加以改革的方案。 經行政院院會通過報請立法院立法的「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即是依據二代健保改革方案擬訂。因其中若干條文至今仍有爭議,致使二代健保的立法暫時受到擱置。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大約可歸納為:壹、認為所謂二代健保,僅僅是一項增加財務收入的規劃,餘少建樹;貳、質疑既然以家戶所得取代薪資作為計費的基礎,為何不將海外所得與資本利得一併納入其中?叁、既採論戶計費,又為何對上限的高所得及下限的低所得家戶按口計費?同時,對上、下限的門檻設定也頗有意見;肆、新制度的改革過大,牽聯太多,不如維特以薪資計費,但改用總薪資,反對跳躍式的改革。伍、監理會的功能與定位不清,監理委員權責未予明晰界定,令人憂心監理會的權職過大。陸、按家戶所得計費,使一人戶的保險費負擔增加太多 眾所週知,二代健保規劃小組是一個任務編組的臨時單位,報告提出後早已結束,成員各奔東西,筆者曾忝為健保開創期的監理會成員及二代健保規劃小組成員之一,擬對上列的疑慮和意見,就個人所知與記憶所及提出一些看法,希望有助於社會各界對二代健保改革始末與方案的了解。 首先,從二代健保小組的組成份子,或從該小組所提各項現行健保制度缺失的改進方案,或從送請立法院的〈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內容可見一斑,二代健保絕非單單是一項健保的財務改革方案。事實上恰相反,我國健保制度改革方案之所以被俗稱為二代健保,是為了健保能永續經營,在某種意義上,確含有將現行制度〝脫胎換骨,〞賦予其新生命之意。從立法草案內容觀察,舊法原共計有八十九條,經大幅翻修、合併、删除與新增之後,擴充至九十九條,內容涵蓋簡化被保險人類目,由六類十四目改變為僅有二類,大幅減化行政手續;給付除論量與論病計酬外,更納入論質計酬,以促使醫療品質提升;往後支出之成長須與收入成長連動,嵌入財務穩定的機制;用公式化明定政府財務負擔的比例,突顯政府對全民健康保險應擔負的財務責任等,如此的變動,不能說不大。無庸諱言,健保的財務健全與否,確是一項決定台灣的健保制度未來能否持續經營的關鍵因素。試想,在醫療給付幾乎衹增不減,收入與支出完全脫勾,自健保開辦以來,收入平均成長衹有2%左右,而支出的平均成長却高達5%上下,健保財務如何能不虧損?就筆者所知:健保主管當局至今幾乎用罄各種醫療支出成長抑制的手段,亦挖空心思增加保險費以外的收入,包括提高部份負擔、加大投保薪資上、下限的倍數,甚至祭出〝最後手段〞,即「總額預算」之後,却仍無法釐平健保每月入不敷出的財務窘況,不僅如此,作為全民健保財務緩衝的安全準備早已用罄,必須向銀行借款調度方能勉強維持健保制度的運作。唯赤字愈滚愈大,調整費率也衹能暫時獲得喘息。此項嚴重結構性的財務問題,已成為歷任衛生署署長及中央健康保險局局長的心中大患,因處理稍有不慎,即可能被迫下台。此項嚴重的問題,是任何政黨執政必須面對的〝燙手山竽〞。值得一提的是,二代健保改革方案原是在民進黨執政時期時完成規劃,現在國民黨衹是想把它付諸實施而已。 再者,用家戶所得取代薪資作為新健保制度計費的基礎,係參考法國等國家的作法,目的在彌補以薪資計費的不足,增强健保收入的所得彈性,擴大健保計費的基礎,即除薪資外,包括利息、租金、股利等所得皆納入全民健康保險計費的範園。同時,就相對而言,以家戶所得計費,更接近量能負擔與社會公平的理念。有人質疑:既改採家戶所得計算健保保險費,則為何未將資本利得及海外所得一併納入?此似有〝為德不卒〞之憾。誠然,二代健保中的家戶所得的範圍未擴及上項所得,確有一些美中不足之處,但此純粹是基於資料掌握不易技術面的考量。此外也得一併考量,一旦資本利得納入計費,涉及交易損失及交易費複雜的扣除問題。再者,以健保局現有的人力、物力能否達成此一任務,也頗令人質疑。若論者稍有涉獵我國的所得稅制度的發展史,了解台灣在奮鬥數十年之後,迄今未能將資本利得納入課稅,至於海外所得,也衹是在晚近立法的所得稅基本納稅條例中方有所規範,而所得稅的本法至今尚付闕如。明乎此,吾人對資本利得等未能一併納入二代健保中計費,如何能加以苛求? 有學者反對用家戶所得取代薪資作為未來健保計費的基礎,認為不必〝大動干戈〞, 主張維持以薪資計費的制度,但改用總薪資計費即可同樣達成增加健保收入的目的。唯眾所皆知:目前以薪資計算健保保險費,實質上是以投保薪資,而非全部薪資。而用總薪資計費的立論,不知是否還需設定上、下限?如果是,則可避免又陷入投保薪資非總薪資的矛盾。人人皆知,投保薪資的成長永遠低於全國平圴實際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