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谈绿茶初制加工技术
浅谈炒青绿茶的初制加工技术
农学系 10级茶叶班 103300002 李丽
摘要:炒青绿茶初制加工分为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工序。三个工序的技术因素对炒青绿茶品质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杀青可以使鲜叶的酶活性破坏、散发青草气、改变内含成分、蒸发一部分水分,从而发挥炒青绿茶应有的色、香、味;揉捻可以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
一、杀青
杀青是绿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决定制成绿茶品质好坏的关键。所谓杀青就是用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活动性,制止酶促进鲜叶中内含物的氧化变化,以保持茶叶原有的青绿色。杀青对于绿茶品质关系最大,杀青未至适度,对于绿茶之形状与色泽均有不良之影响。杀青方式就目前来看,有锅炒杀青、滚筒杀青、蒸汽杀青、微波杀青等。不同杀青方式对茶叶品质均有不同影响,这儿仅以滚筒杀青为例探讨。杀青时,滚筒的温度、投叶量、杀青时间对绿茶之香气与滋味形成,尤有决定性,对于水色及叶底,亦有相当关系。杀青机揽伴手之回转率,对于茶条之形状,及温度时间之调节,均有影响;经过优良之杀青,茶叶在以后各过程,即不易劣变,杀青不良,每易使茶叶焦变或烟臭或发酵而劣变[2]。
(一) 杀青的目的
杀青的主要目的有4个方面。第一,彻底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便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第二,散发青气、发展茶香;第三,改变叶子内含成分的性质,促进绿茶品质的形成;第四,蒸发一部分水分,使叶质变为柔软,增加韧性,便于揉捻成条。
(二) 杀青的技术因素 ?
杀青的技术因素包括锅温、投叶量、时间等。这些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影响杀青叶的质量。
1.锅温?
一般要求杀青锅温有260℃~320℃之间,才能达到钝化酶活性的目的。锅温太高,杀青叶失水过快,易产生焦叶焦边,产生烟焦味。锅温太低,易产生红梗红叶,影响茶叶的品质。
2.投叶量
鲜叶杀青,从化学上看,是使鲜叶的色、香、味转化。从物理变化上看,含水量减少,叶质变柔软。总的来看,正常的杀青质量要求:
(1)制止酶促作用。彻底破坏酶的活化,杀青叶不红变。
(2)杀透 :要使内含物转化程度适当,没有青草气,也没有焦气味和水闷气味。
(3)杀匀:要求杀青叶水份含量较一致,叶质柔软度相近,化学变化程度相近。
根据杀青叶的质量要求,杀青时的鲜叶投叶量要适当。投叶过多,翻炒不匀,鲜叶受热不均匀,就容易产生杀青老嫩不匀、色泽发黄甚至出现红梗等现象。因此,从提高茶叶品质来说,杀青时投叶量不宜过多,也不能太少,否则容易炒焦鲜叶。在相同的温度下,鲜叶杀青投叶量的掌握原则是“嫩叶少投,老叶多投”[3]。
3.杀青时间?
一般锅式杀青时间有5-10分钟之间。时间长短与锅温和投叶量有关。杀青时间过长,杀青叶失水过多,不利于做形;杀青时间过短,鲜叶的茶多酚、蛋白质等成分水解转化不充分,成品青涩味重。一般宜掌握“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
(三) 杀青技术措施
1.高温杀青,先高后低
杀青的主要目的如上述,要达到这些要求,都需要高温。鲜叶中所存在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对叶中内含物的变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提纯的多酚类化合物为白色粉末状,一经氧化就会变成黄色,进而变成红色,甚至褐色。这种红变的本质主要是酶催化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产物的表现。如果用一定的高温破坏酶的活化,则多酚类化合物就失去了催化氢化的反应的条件,于是就不会迅速变红。杀青就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催化作用。几种酶对温度的具体反映是不同的。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资料,茶叶中几种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表1所示[1]。
表1 茶叶中几种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酶活性以抗坏血酸mg/g.h来表示)
温度(℃) 15 25 35 45 55 65 75 测定时PH 多酚氧化酶 67.58 112.82 130.41 164.49 224.44 24.39 0 5.0 过氧化氢酶 337.62 350.61 196.06 118.16 0 — — 6.0 过氧化物酶 534.41 769.57 583.10 428.85 — — — 7.0 抗坏血酸氧化酶 31.17 41.54 42.54 40.02 9.62 — — 6.6 表1所示,各种酶对温度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如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在15~25℃的范围内,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但当温度升高至35℃以上时,则活化就明显下降。而多酚氧化酶在15~55℃的范围内,随温度上升活性增强,当温度升至65℃以上时,活性才明显下降而钝化。尽管各种酶对温度的反应各有不同,但基本的共同点是,在70℃时,酶均可开始钝化,当叶温升至80℃时经过短暂时间,酶将几乎全部变性,当温度接近100℃时,几乎所有酶都在顷刻间就失去催化作用。杀青的基本原理,就是酶对温度的不稳定性,采取高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文答辩_不同盐浓度胁迫对番茄幼苗的抗性研究.ppt
- 论文答辩基于多分辨率双边滤波的图像去噪算法.ppt
- 论文答辩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扎龙湿地遥感分类研究.ppt
- 论文绩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doc
- 论文给弱势学生一片张扬的天空.doc
- 论文翻译-训练在大一物理实验课中运用科学思维_一项实例研究.doc
- 论文翻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doc
- 论文职业疲劳问题的分析研究.doc
- 论文翻译_采用反胶束作为纳米反应器简便合成尺寸可调的ZIF—8纳米晶体.doc
- 论文腺苷的药理活性及其研究进展.ppt
- 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 7.1立足职场有法宝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1).pptx
- 7.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pptx
- 3.1 坚持党的领导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pptx
- 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pptx
- 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2).pptx
-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pptx
- 7.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pptx
- 1.3政党和利益集团+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pptx
- 7.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2).pptx
最近下载
- 《论语》论君子课件.ppt VIP
- 佳能EOS5DMArkII(官方中文使用说明).pdf
-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案例--万科集团讲解.doc
- 一种惰性气体保护气雾化设备的可调喷盘.pdf VIP
- 2025届四川省宜宾、自贡、乐山等市高三下学期3月二诊英语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考点解密追踪与预测(新高考)压轴题11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解析版).pdf VIP
- 供应商QCDS评分细则(管理文件15).doc VIP
- 土壤质地的测定比重计法.pptx VIP
- 媒资系统项目销售合同模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